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行走的红色课堂——江苏科技大学学子:以研学之力,承革命之火

    发布时间:2025-08-16 阅读:
    来源:作者:李国利、柳春云 来源: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
  这个夏天,江苏科技大学“青衿筑梦”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的队员们,暂别校园闲适,以“追寻红色根脉、感悟信仰力量”为核心,沿既定路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让革命精神在沉浸式体验中浸润青春,让红色薪火在实践传承中生生不息。
  云帆空间:解锁红色学习新方式
  在张家港云帆空间,实践团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启蒙。没有枯燥的宣讲,队员们通过微剧本《沙洲烽火》围读,以角色代入的方式,将15分钟的烽火岁月演绎得鲜活生动,冰冷文字瞬间拥有了温度;“史料拼图盲盒”环节,大家分工协作拼接30张老照片,在还原历史脉络的过程中,既感受团队协作的默契,也加深了对历史细节的记忆。
  午后的技术实践更添新意——队员爬取纪念馆线上留言数据生成词云,“信仰”“传承”等关键词高频出现,这让大家真切意识到,红色文化并非遥远的历史,而是能与当代青年产生深度共鸣的精神养分。“只有先与红色故事共情,才能讲好红色故事。”成为队员们此时的共同感悟。
  沙洲纪念馆:触摸抗日岁月的赤诚与坚韧
  循着历史足迹,实践团走进沙洲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在八大展区的层层递进中,重温沙洲人民的抗日征程。“中华怒吼”展区诉说民族危亡时刻的觉醒,“国耻家恨”展区展现日军铁蹄下的苦难,“浴血奋战”展区则记录着军民的顽强抗争——余静德烈士带领小分队以少胜多、击退日军的事迹,让队员们数次驻足,内心被革命先辈的英勇无畏深深触动。
  展馆内,斑驳的历史照片、珍贵的实物展品、栩栩如生的雕塑,共同构建起血雨腥风的岁月图景。队员们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在“沙洲光复”展区见证胜利曙光,在“名录”展区缅怀先烈英名,在历史细节中深刻理解沙洲精神的内涵,也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的决心。
  淮海纪念塔:读懂“人民的胜利”的深层密码
  研学的最后一站,实践团抵达徐州淮海战役纪念塔。这里,塔名庄重肃穆,塔基两侧的浮雕定格了解放军与民众同心抗敌的瞬间;围廊上,革命先辈的题词力透纸背,3万余名烈士的英名整齐排列,每一个名字都如星辰般闪耀。
  走进纪念馆,六个展区系统呈现淮海战役脉络:指挥者运筹帷幄的场景复原、解放军浴血冲锋的影像资料、543万民工支前的详实数据,无不诉说着“人民战争”的伟大力量。队员们体验自制AR讲解包时,扫描《支前》浮雕便看到山东姑娘扛门板修桥的身影,听到她“桥断了,我们就用身子顶上去”的原声,让历史从静默展品变为可感可知的鲜活记忆。
  在“人民的胜利”主题墙前,队员们驻足良久,“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的信念深深烙印心中。此次暑期研学,让红色精神真正走进队员们心里。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把革命精神融入青春奋斗,用实际行动续写新时代的红色篇章。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 鸿志青年进社区 安全守护伴童行
  • 为积极响应国家社会实践号召,切实提升乡村儿童的安全防护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7月24日乌鲁木齐鸿志团队深入乌鲁木齐天山区骑马山
  • 2025-08-16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