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缓解辖区困境青少年、农村留守儿童、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等儿童暑期“看护难”的问题,在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团区委联合相关部门及各街道统筹下,2025年“爱在益栖”爱心暑托班顺利开展。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益栖筑梦,童行盛夏”暑期实践团队积极响应号召,于2025年7月1日至8月8日,以志愿者的身份投身于栖霞区仙林街道与尧化街道暑托班。团队充分发挥教育专业优势,不仅让孩子们在成长中收获了知识与欢乐,更以青春实践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与志愿情怀。
团队成员围绕课程教学、学业辅导、情感陪伴等核心内容开展工作。同时,承担班级日常秩序管理,每日做好考勤登记、家校沟通、活动组织等工作,保障暑托班安全平稳运行。
一、课程教学:趣启课堂,花样成长 在课程教学环节,团队精准结合青少年认知规律与暑托班儿童年龄跨度较大的实际需求,精心研发并开设传统文化体验、趣味科学实验、创意美术手工、暑期安全自护等多样化课程体系。
非遗活字印刷术课程中,团队成员细致示范字模拣选、刷墨匀涂、铺纸按压的核心步骤,指导孩子们排版印制古诗、谚语、名言等内容的作品,让他们在亲手操作中体会汉字之美以及古代印刷术的智慧结晶。
人生拍卖会课程则创新采用情景模拟形式,设置“诚信”“友谊”“勇气”等核心价值观虚拟拍品。在团队成员引导下,孩子们通过规划、竞价、分享的互动过程,深入思考人生价值权重,逐步明晰成长道路上的优先级与奋斗方向。
此外,红色基地研学、人工智能启蒙、桥梁科普制作等特色课程同步开展,以理论结合实践的形式,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收获成长。团队设计的课程凭借丰富的教育内涵与生动的教学形式,赢得暑托班学生及家长的一致好评。
二、学业辅导:细解难题,知识筑阶 在学业辅导环节,团队成员推行“个性化辅导”模式,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痛点制定辅导方案,并采用一对一专属辅导与小组专题答疑相结合的形式,聚焦奥数思维训练、阅读技巧提升、写作素材积累等学科难点,耐心为孩子们答疑解惑。
每周开班前,团队成员与街道负责人及家长取得联系,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辅导中不仅帮助孩子们高效完成暑假作业,更注重引导梳理知识框架,针对性传授错题整理、时间规划、单词记忆等学习方法。同时,开设专注力训练、学习习惯养成小课堂,以趣味互动游戏培养高效学习能力。
三、情感陪伴:心手相牵,暖意流淌 在情感陪伴环节,课余时间,团队成员化身孩子们的暖心伙伴,精心组织你画我猜、默契大挑战、翻花绳等趣味互动活动,通过游戏竞技与协作创作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结,让孩子们时刻感受到陪伴的温暖,让暑托班成为“家”一样的港湾。
除此之外,团队特别开设“心声小驿站”,每天预留专属交流时间,耐心倾听孩子们的成长困惑与情绪表达,并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同时,策划成长分享会、心理情景剧等主题活动,引导孩子们学会表达关爱与感恩,助力身心健康成长。
四、友谊长存:文载祝福,情谊绵长 时光匆匆,暑托班虽已画上圆满的句号,但团队成员与孩子们在朝夕相处中结下的深厚情谊却愈发绵长。结班当日,大家彼此之间互赠祝福传递心意,以约定承载期盼,让这份夏日限定的温暖跨越时光,在未来的日子里静候重逢。
本次暑期实践,团队凭借专业素养与耐心服务,赢得街道及家长的一致认可,诠释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截至结班,团队成员累计服务时间超1100小时,以扎实行动践行奉献精神,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注入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