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唱诗传韵推普音 书香桔灯照童心 —— 唐苗老师助力 “家有书香小桔灯” 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12 阅读:
    来源:中南大学“锦绣苗乡,语你同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
8月8日,中南大学“锦绣苗乡,语你同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指导老师唐苗受邀参加由贵州省妇联主办的【书香伴成长 桔灯暖童心】“家有书香・小桔灯”亲子阅读暨暑期儿童关爱活动。
其间,唐苗老师先后在毕节市七星关区大新桥街道办事处殷官屯社区“阳光驿站”及归化街道同德社区“阳光驿站”,以“唱诗”为载体,将古典诗词的文化魅力与普通话推广深度融合,为社区儿童及“爱心妈妈”呈现了一场兼具诗歌浸润与语言提升的文化活动。
 
以诗为媒,让普通话“唱”起来
在上午殷官屯社区的活动中,唐苗老师以“背诗很难?但唱歌容易——如果把诗唱出来呢?”这一问题切入,既阐释了“唱诗为古人传统”的文化渊源,又巧妙融入推普理念。他援引《论语》《史记》中关于“弦歌诗赋”的记载,结合《唐才子传》“旗亭画壁”的典故,生动展现了古人以歌传诗的文化风尚。
在“唱之声与诗之情”环节,唐苗老师以杜甫《春望》《登高》等作品为例,引导“爱心妈妈”结对家庭从诗词押韵角度感知情感表达规律,并延伸至现代歌曲领域,指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等作品所押“ang”韵蕴含昂扬有力的情感,进而强调:“诗词的平仄韵律与普通话的声调、发音同理,均可使表达更为精准、动人。”通过这一对比,让参与活动的家长与儿童直观认识到,说好普通话不仅是沟通交流的需要,更是传递情感、理解文化的关键。
下午在同德社区的活动中,唐苗老师进一步深化推普主题,强调普通话是打开广阔世界的钥匙,孩子们学好普通话,能够更好地接触知识、融入时代。他通过解析《诗经》与音乐的天然联系,提出古人唱诗学文,今日可沿用此方法学习普通话,在韵律中记忆发音,在吟唱中练习表达。
 
互动传韵,让推普“活”起来
“诗之吟唱举隅”互动环节成为两场活动的重要内容,亦是推普实践的生动体现。在殷官屯社区,唐苗老师带领参与家庭共同吟唱李叔同《送别》、崔颢《长干曲》,从字词发音到声调起伏进行逐句指导纠正,使大家在悠扬旋律中体会“声韵对于说好普通话的重要性”,助力孩子们从羞涩跟读逐步过渡到熟练掌握,加深对普通话“既好听又好记”的认知。
同德社区的互动环节氛围更为热烈。在唐苗老师的鼓励下,孩子们积极上台展示学习成果,有的用标准普通话吟诵《长干曲》,有的唱诵《赠汪伦》,还有的在背诵《静夜思》时特意注重声调把控。孩子们的稚嫩童声中,彰显出对普通话的好奇与接纳。当孩子们主动表达、大胆展示时,语言便真正成为了他们成长的助力,这正是推广普通话的价值所在。
书香续航,让推普“深”下去
活动尾声,唐苗老师联合贵州省妇联向两个社区的“阳光驿站”捐赠儿童书籍与阅读绘本,并现场赠送个人亲签独著《醉乡广大人间小——秦观传》。他指出,书籍是推广普通话的无声老师,这些书籍中的标准文字与优美表达,能够助力孩子们在阅读过程中持续练习普通话,感受语言魅力。
 
此外,唐苗老师在现场还特别提醒现场家庭暑期防溺水的注意事项,为这场诗词之旅增添了一份安全关怀。
从殷官屯社区到同德社区,从诗词吟唱到普通话练习,此次活动既是“锦绣苗乡,语你同行”实践团推普工作的生动延伸,也是传统文化助力孩子茁壮成长的具体实践。正如唐苗老师所言:“推普并非简单的教说话,而是以语言为桥梁,让孩子们在书香与诗韵中传承文化根脉,自信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活动虽已落幕,但“小桔灯”的温暖影响持续延伸。那些在吟诵中得到纠正的发音、在互动中建立的表达自信,正逐渐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语言翅膀”,助力他们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以清晰、自信的声音,书写属于自己的成长篇章。

文案:黎圣兵
图片:唐苗
来源:中南大学“锦绣苗乡,语你同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 浅析新安吴氏伤科之传承
  • 本文是作者参加新安吴山铺伤科第十一代传人程建平老先生讲座后的心得。文中先介绍了新安医学的形成发展及其与历史、文化等因素的
  • 2025-08-12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