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英雄的回声:抗美援朝老兵的珍贵记忆
岁月长河激荡,总有些历史篇章如同河中巨石长久矗立,抗美援朝战争便是其中之一。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我采访了一位抗美援朝老兵尚忠爷爷,当我握着他布满老茧的手时,掌心传来的是一种依旧带着硝烟与冻土的温度粗糙触感,那场战争仿佛那么遥远,却又那么近。我将深入尚忠爷爷的宝贵经历中,探寻那段波澜壮阔的故事。
“当时是通过什么契机去参加抗美援朝的?”我小心翼翼地抛出了第一个问题,害怕打破爷爷心中那段珍贵记忆的宁静。而听到这一问题的老人微微一笑,眼神中透出一丝坚毅,像又回到了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他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岁月沉淀的力量,讲述那个让他毅然决然投身战场的契机。
“您当时属于哪个部队?”我接着问道。
部队的番号,对于老兵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组合,更是一份荣耀,是“生死契阔,与子成说”的诺言。老人挺直了脊背,目光中透出自豪,清晰地说出了自己曾经所在的部队番号——志愿军第12军36师106团。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那支行走于真实的硝烟中的部队,他们用青春和生命捍卫着祖国不被人碾压的尊严,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为了把飞翔的子弹变成白鸽。
“当时有哪些问题需要克服?”这个问题让我有些忐忑,毕竟,战争的残酷是难以想象的。老人沉默了片刻,仿佛在整理那段充满艰难险阻的回忆。“那时我们的炮,射程不如美军,炮弹也金贵得很。”当时的困难数不胜数:物资匮乏,战士们常常吃不饱穿不暖;武器装备落后,面对敌人的先进武器,他们只能凭借顽强的意志和灵活的战术与之抗衡;恶劣的自然环境,朝鲜的山川河流、严寒酷暑都是他们必须克服的挑战。然而,这些困难阻挡不了战士的脚步,反而更加坚定了他们保家卫国的决心。
“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我继续追问。老人的眼中闪烁着光芒,他坚定地说,胜利的原因是性质的不同,我国是正义的抵抗外来侵略的,而美军是侵略性质的,所以我们注定会成功!“当时没人考虑能不能活着回来,只想着‘不能让美国人跨过鸭绿江’‘不能让家里人再过苦日子’”。这种朴素的家国情怀,在物资匮乏、装备悬殊的困境中,化作了无坚不摧的力量。
这场战争,不仅是军事上的较量,更是精神的博弈。志愿军战士们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出了国威和军威。它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让中国人民真正扬眉吐气,彻底扔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
“现在的生活怎么样?”当我问出这个问题时,老人的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是呀,现在的日子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享受着先辈们披荆斩棘换来的幸福生活。但我们不能忘记,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所谓来之不易,从不是一句抽象的感叹,当你见过他们曾经历的苦难,才懂得今天的安宁有多珍贵。每当看到城市的繁华、人民的安居乐业,我都会想起那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浴血奋战的英雄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唯有握紧接力棒,坚定地朝着下一个百年迈进,才对得起那些在炮声中倒下的年轻生命。
国家海清河宴,人民安居乐业。尚忠爷爷享受着平静的生活,常常回忆起过去的战友,也欣慰地看到新一代年轻人的成长。他更希望年轻人能够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为国家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次采访,对我来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老兵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故事,都让我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抗美援朝战争,不仅仅是一场战争的胜利,更是一代人用生命和信念铸就的精神丰碑。而今,岁月带走了硝烟,但老兵们的精神将如同亭亭常青树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我们要铭记硝烟,铭记历史刻痕,传承和弘扬抗美援朝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