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科技学院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清源助农先锋队”于2025年7月3日至7月9日在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莲洲镇西滘村进行“三下乡”活动,旨在调研乡村污水治理。活动围绕“乡村振兴,绿色发展”主题,通过实地考察、样本采集和试验检测,以及与当地村委和污水处理站的沟通交流,推动乡村污水治理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此次行动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并落实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生态治理要求,通过“科技攻关+村民共治”模式,实现了乡村水环境治理的突破。
全域勘测+AI遥感精准锁定污染源头 为了解西滘村污水治理现状和需求,实践团队分组深入实地,结合徒步和无人机载多光谱遥感技术收集污水数据。通过多光谱遥感技术,完成水域勘测并建立数字孪生模型,精准定位3个污染源。他们发现养殖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排导致水质恶化。团队成员不惧炎热,采集了5个关键区域的水样,并通过问卷和访谈了解村民意见,为制定治理方案提供了坚实基础。

图为实践成员实地利用无人机航拍 梁静蕾摄
图为实践成员实地采集污水样本 陈东贤摄
科技赋能治理浮岛湿地显成效
团队完成全村5个重点水域水质全方位检测,形成包含化学需氧量COD、总磷TP等18项指标的检测报告,精准定位污染源。创新研发氮磷吸附基质材料,构建"链式浮动湿地群"技术体系。浮岛框架采用耐腐蚀塑料模块,内部填充自主研发的椰壳纤维-沸石复合基质,该基质既实现污染物高效吸附,又为微生物提供附着载体。试点区域应用后,水体透明度提升40%,氨氮浓度下降35%。团队结合潮汐能驱动的垂直流人工湿地,实现"自然动力+人工强化"的双重净化。

图为实践队员对采集的污水进行实验检测 周韵莹摄
图为用自主研发材料构建的浮岛 陈东贤摄
共治凝聚合力绿色理念入人心 “治污不是‘单打独斗’,得让村民成为主角。”队员们通过宣讲、发放手册等方式,普及污水治理知识。村民们从“旁观者”变“参与者”:养殖户主动清理排污口,老人帮忙监督水质变化,孩子们成了“环保小卫士”。
如今,西滘村的治水经验已被收录清源助农先锋队的实践报告。“这不是结束,是新开始。”队员们表示,将持续优化技术方案,让更多乡村享受到“科技治污”的红利。
青春之力助力绿色梦想。诠释着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为“百千万工程”注入了鲜活的青春动能。
图为珠海科技学院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在西滘村的实践合影 张琳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