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暑期“三下乡”丨巧思妙手赋新生,绿色风尚润童心

    发布时间:2025-08-03 阅读: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撰稿:“嘉行千里”实践队队员胡司豫 陈欣瑶

摄影:“嘉行千里”实践队队员林鑫哲 黄征盈

当落叶融入画卷,纸箱变身为铠甲,塑料瓶架起创意之桥——2025年7月28日,福建三明市泰宁县开善乡中心小学的操场上,一场热闹非凡的“绿色风尚秀”精彩上演。这是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校青年志愿服务指导中心“三下乡”活动的生动实践,孩子们用双手将可回收材料赋予新生,在欢声笑语中播撒环保种子,让不起眼的废品展现出非同凡响的“时尚”色彩。

支教实践队队员余婧璇与走秀小朋友们合照by林鑫哲

手作里的学问:差异是创意底色

孩子们在变废为宝的创作中,始终怀着认真的态度。不同想法的碰撞从未停歇,但他们总能找到融合的方式——让各持己见的创意理念在交流中共存,天马行空的构想在作品里都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实践队队员的指导下孩子们渐渐明白,废旧材料的重生,与想法的碰撞何其相似:报纸的硬朗与塑料袋的柔软,本是两种特质,却能在小朋友们的手中交织出别样的和谐。就像实践队队员向小朋友们说的:“环保从来不止一种模样,就像你们,不一样,却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为环保事业努力。”

小朋友们用树叶做手工作品by黄征盈

秀场下的深意:共识是行动起点

操场上,临时搭建的T台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随着欢快音乐响起,各年级队伍依次登场,孩子们身着用可回收材料制作的创意作品,在T台上展现着环保与创意的融合,将热情传递至操场每个角落。

活动中,经过培训的小小解说员们以稚嫩却真诚的声音,向在场人员介绍每件作品的创作理念与环保意义,为展品增添了别样光彩。随后开展的拍卖会现场气氛热烈,孩子们亲手改造的树叶拼图、纸箱铠甲、“心愿树”、塑料瓶置物架等作品一经亮相,便引发竞相竞价。在持续高涨的热情中,每件作品都得到了参与者的珍视,最终各归其主,现场欢呼声不断。

拍卖会接近尾声时,老师们怀抱各班拍卖所得的作品从后台走出,列队走上舞台。他们步伐整齐,逐一展示手中的“心愿树”、树叶画、小狗座椅等作品,这些作品在老师们的展示下更显独特魅力。台下孩子们专注观看,掌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现场热闹而温馨,展现出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此次秀场展示与拍卖活动,不仅是对孩子们环保创意成果的呈现,更在互动中加深了大家对环保理念的认同,为后续环保行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六年级同学们在走秀中展示手工作品by黄征盈

拍卖的默契:让环保生根发芽。

拍卖会上,由孩子们亲手创作的展品刚一出现,就成了大家争抢的焦点。孩子们争相举牌,通过激烈的竞价表达着对每样作品的喜爱,也藏着对他人劳动成果的珍视。从对创意的欣赏到对作品的呵护,再到为环保理念付出的行动,孩子们在热闹的氛围中,悄然加深着对“珍惜”与“环保”的理解,那份守护资源、尊重创造的意识,正随着此起彼伏的声浪不断生长。此起彼伏的竞价声里,没人在意价格的多少,只想着把这些“重生的废品”带回班级。孩子们的眼光里,藏着比拍品更珍贵的东西——原来环保不是口号,是想把每片落叶、每个纸箱都好好对待的心意。

支教实践队队员余婧璇组织拍卖活动by林鑫哲

绿色风尚秀结束了,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却永存心中,那些曾藏在作品里的创意与环保,就这样跟着拍卖的脚步,悄悄钻进了每个人心中。夕阳西下,孩子们举着作品合影,手中的艺术品在余晖里泛着微光。那些在树叶拼图里学会的包容,在纸箱铠甲上懂得的协作,在每一次废物利用中学会的环保,早已像种子落入心田。或许未来某天,当他们再遇见分歧,会想起那个夏日:不同的想法,就像不同的废料,只要愿意携手,总能拼出共同的答案。

支教队队员与全体同学合影留念by林鑫哲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