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2025年7月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薪火相传”红色宣讲团的成员走进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开启“寻访红色印记,赓续革命薪火”主题调研活动。团队成员通过系统探访展馆陈设、与馆内工作人员访谈等方式,全面搜集历史素材,为后续制作系列宣讲视频与图文专题积蓄养分,致力于以年轻化、场景化的表达讲活革命故事,推动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团队成员首先系统参观了纪念馆的基本陈设,对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的历史背景、工作任务及重要意义有了直观认识。馆内丰富的文物、珍贵的历史照片以及复原的办公场景,生动再现了当年八路军在桂林开展革命工作的艰辛与伟大。成员们认真聆听讲解,不时驻足观看,被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和奉献精神深深打动。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
参观结束后,团队对纪念馆工作人员进行深入采访。围绕八路军桂林办事处设立的背景和原因、主要工作任务、馆内标志性文物背后的故事,以及纪念馆对青少年群体的教育意义等问题,双方展开交流。工作人员介绍,抗战时期,桂林凭借特殊地理位置与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成为重要战略要地。1938年,八路军办事处在此成立,主要承担宣传抗日主张、团结各阶层力量、筹集军需物资等重任,同时领导桂林抗日文化运动,建立秘密情报网络。谈及馆内标志性文物,工作人员特别提到周恩来使用过的公文包、派克牌钢笔等,这些文物见证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承载着老一辈革命家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在青少年教育方面,工作人员表示,纪念馆通过举办各类教育活动和展览,引导青少年在体验中感悟革命精神,积极发挥其在青少年思想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采访结束后,团队成员围坐在一起,分享参观心得和各自家乡的红色文化故事。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参观,对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的历史贡献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的决心。来自不同地区的成员们还分享了家乡的红色文化故事,如革命遗址、英雄事迹等。其中,来自广西都安的蓝同学提及百岁红军韦贞江投身革命、坚守初心的事迹;来自广西柳州的麦同学分享了联华印刷厂的秘密斗争历史。这些故事都彰显了革命先辈的英勇无畏,通过交流,大家感受到红色文化在全国各地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此次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的调研之行,不仅让团队成员在历史现场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更搭建起红色文化跨地域交流的纽带。团队成员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继续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公众传播红色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历史,铭记历史,让尘封的革命故事“开口说话”,让红色基因在代代相传中焕发时代光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合照
图:霍木秀、谭媛媛、严静、张欢
文:张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