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日课堂里种下成长的种子--高昂
7 月 22 日的清晨,暑气还未完全升腾,支教校园的角落里已有了细碎的声响。早起的鸟儿在枝头啾鸣,与教室里传来的翻书声交织在一起,像一首轻快的晨曲,拉开了这一天课程的序幕。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仿佛为这充满意义的一天铺就了温暖的底色。

上午的课程从环保主题开始,教室里弥漫着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与关切。当 “环境污染”“水资源”“节能减排” 这些词语被轻声提及,孩子们的目光不自觉地投向窗外 —— 那里有郁郁葱葱的树木和清澈的天空。老师没有罗列枯燥的数字和理论,而是引导大家去感受身边的环境变化,去思考自己与这片土地的联系。或许是看到了孩子们眼中的认真,或许是感受到了那份纯真的责任感,整个课堂都显得格外宁静而庄重。关于无垃圾分类的讨论,更像是一场无声的约定,让孩子们在心里悄悄记下,要为身边的环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这种对自然的珍视,像一颗小小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田里扎下了根。
环保课的余韵还未散去,心理健康课便带着温柔的气息走来。教室被布置得格外温馨,墙角的绿植舒展着叶片,桌上的彩色卡片散发着淡淡的油墨香。这堂课没有严肃的说教,更像是一场心灵的对话。老师引导孩子们去认识自己的情绪,就像认识身边的朋友一样;去学习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让友谊在彼此的心中绽放;去勇敢面对成长中的挑战,把每一次困难都当作成长的阶梯;去关心自己的心灵,给它足够的阳光和雨露。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敞开心扉,那些平日里藏在心里的小秘密、小困惑,都在这一刻找到了安放的角落。这种对心灵的呵护,像一件柔软的衣裳,轻轻包裹着孩子们的内心,让他们感受到了温暖与力量。
午后的阳光变得热烈起来,透过窗户洒在课桌上,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带。短暂的午休后,孩子们带着饱满的精神投入到下午的课程中。海洋奥秘课一开场,“魔鬼鱼” 这个神秘的名字就像一块磁石,吸引了所有孩子的注意力。老师没有急于介绍它的习性和特点,而是从它在海洋中的灵动身影说起,慢慢展开一幅广阔的海洋画卷。孩子们的想象力仿佛也随着那神秘的魔鬼鱼,潜入了深邃的海底,去探索那些未知的奥秘。海洋的辽阔与神奇,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了一颗好奇的种子,让他们对这个蓝色的星球充满了无限的向往。
海洋的梦幻还未从孩子们的脑海中褪去,公安部门的警官便带着严谨与关切走进了教室。一身整齐的制服,让孩子们瞬间多了几分敬畏。警官没有带来厚厚的讲义,却用平实的语言讲述着与安全相关的点点滴滴。那些关于交通安全、人身安全的提醒,不像刻板的规定,更像是长辈的叮嘱,温暖而有力量。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眼神中闪烁着专注的光芒。或许他们还不能完全理解这些安全知识的重要性,但那份 “要保护好自己” 的意识,已经在他们的心中悄然萌芽。这种对安全的重视,像一道坚固的防线,守护着孩子们的成长之路。
安全课的严谨之后,创新课程带着欢乐的气息登场。教室里瞬间充满了欢声笑语,各种材料整齐地摆放在桌上,等待着孩子们的探索。“保卫鸡蛋” 和 “放好铜板” 这两个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在动手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关于缓冲力和热胀冷缩的原理,没有被生硬地讲解,而是融入了一次次的尝试与发现中。孩子们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在成功中收获喜悦,那种对科学的好奇与热爱,像一团小小的火焰,在他们的心中燃烧起来。这种动手探索的快乐,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科学的奇妙,更培养了他们勇于尝试、敢于创新的精神。
一天的课程接近尾声,作业辅导时间为这充实的一天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教室里安静下来,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支教老师耐心地在孩子们中间穿梭,为他们解答疑惑,指引方向。没有催促,没有批评,只有鼓励与支持。孩子们在这份安静与专注中,梳理着一天的所学,巩固着知识的根基。这种默默的陪伴与引导,像一股涓涓细流,滋养着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稳步前行。
7 月 22 日的支教课程,在夕阳的余晖中落下了帷幕。这一天,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有着润物细无声的影响。环保课让孩子们懂得了珍视自然,心理健康课让他们学会了呵护心灵,海洋奥秘课激发了他们的探索欲望,安全课为他们筑起了成长的防线,创新课点燃了他们的科学热情,作业辅导则为他们的学习之路添砖加瓦。支教队的老师们用爱心与责任,为孩子们的暑假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也让这个夏天变得格外有意义。相信这些在课堂中种下的种子,终将在未来的某一天,绽放出绚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