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未来社会实践队:夏令营里的成长夏日王芝雨
7月22日,夏日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和万家志愿服务中心暑期托管班的教室里。编译未来社会实践队的成员们,如同往常一样,带着热忱与责任,开启了又一天的教学陪伴之旅 。
环保课堂:聆听地球的“呼救”
清晨,秦路宇带着精心准备的环保主题课程走进教室。屏幕上,被垃圾包围的城市、被污染的河流画面,瞬间抓住了孩子们的目光。“大家看,这些垃圾就像给地球裹上了一层‘脏被子’,地球也会‘难受’呀。”秦路宇用童趣的比喻,把复杂的环保问题变得易懂。
孩子们的小脑袋凑在一起,盯着那些触目惊心的画面,不时发出惊叹。在讨论环节,一个小男孩忽闪着眼睛提问:“那我们能给地球‘治病’吗?” 这一问题,让课堂瞬间热闹起来,大家纷纷分享自己的 “治地球” 妙招,从随手关灯到垃圾分类,童言稚语里藏着对地球满满的爱护,也让环保的种子,在这些幼小的心灵里悄然扎根 。
心理课堂:心灵成长的 “魔法课”
孙胤哲带来心理健康教育课,他没有一板一眼地讲大道理,而是用 “情绪想想想” 游戏开场,让教室里笑声不断。
在轻松氛围中,孙胤哲引入情绪管理话题。“当我们生气时,就像心里住着一只‘小怪兽’,可如果我们深呼吸、数数字,就能把‘小怪兽’赶跑。” 生动的讲解,让孩子们听得入神。有孩子主动分享自己和 “小怪兽” 斗争的故事,从最初的不知所措,到现在学会自我调节,成长的痕迹,在这堂课里清晰可见 。
海洋探秘:驶向奇妙新世界
午后,张心怡带着“海洋奥秘探险家”课程而来,瞬间点燃孩子们对大海的好奇。“同学们,海洋里藏着好多神奇宝贝,有会发光的水母,还有大得像小山的鲸鱼!” 随着她的讲述,屏幕上展现出五彩斑斓的海洋世界,珊瑚礁里穿梭的小鱼、深海中神秘的沉船,牢牢锁住孩子们的目光。
互动环节,孩子们争抢着发言。当讲到海洋污染危害时,原本热闹的教室安静下来,一双双小手举起,“我们要少用塑料袋,保护大海!” 稚嫩的声音,传递着守护海洋的决心,也让海洋保护的意识,在心底萌芽 。
创新课程:鸡蛋保卫战与奇妙热胀冷缩
最热闹的,当属赵曼羽的创新课。她把“保卫鸡蛋”和“热胀冷缩”玩出了花。
孩子们忙成一团,有的把吸管粘成“小笼子”,有的用报纸折出“降落伞”,五花八门的创意里,藏着对“缓冲”的奇妙理解。鸡蛋落地的瞬间,不管碎没碎,欢呼声和叹息声,都成了探索的注脚。
紧接着的“热胀冷缩”实验,更是让教室变成“科学小工坊”。孩子们盯着热水里变大的气球、冷水中缩小的试管,眼睛瞪得溜圆。在孩子们的惊叹声里,科学的好奇被点燃,那些看似神秘的原理,在动手实践中,变得触手可及。
作业辅导:知识路上的“引路人”
课程结束后,迎来了作业辅导时间。实践队成员们分散在孩子们中间,目光专注。这一段段辅导时光,是知识的传递,更是陪伴的温暖,让孩子们在学习路上,走得更踏实 。
一天的课程与辅导结束,实践队成员们虽有些疲惫,却满是欣慰。在这平凡的一天里,我们见证了孩子们对环保的关注、对心理成长的探索、对海洋的好奇、对创新的钻研,也在作业辅导中,助力知识的吸收。收获的不仅是教学成果,更是孩子们最纯真的笑容与信任。
这就是7月22日,编译未来社会实践队在和万家志愿服务中心暑期托管班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却满是成长的印记,如同夏日里的点点星光,汇聚成照亮孩子们成长之路的温暖光芒,而实践队的成员们,也在这一程陪伴里,读懂了教育的温度与意义,继续奔赴下一个充满希望的 “托管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