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红色薪火”社会实践计划—“红色印记,其时有我”探寻胶东红色记忆调研团前往烟台市牟平区,以“行走的思政课”形式,围绕红色溯源、精神赓续、乡村振兴等主题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此次活动以“红色印记,其时有我”探寻胶东红色记忆为主题,调研群体广泛覆盖优秀党员、基层干部、普通农民、留守儿童等,通过8个红色教育阵地、5场专题座谈会、2场中小学红色宣讲、40余小时深度访谈、100余份反诈宣传以及调查问卷,实践团从红色场馆到乡村课堂,从理论学习到切身行动,探寻胶东红色革命教育阵地,观察胶东乡村振兴的特色发展,让胶东革命精神真正“传”于青年嘴中、“实”于青年足下、“活”于青年心上。
红色溯源:一路追寻红色足迹,一路触摸革命印记
胶东是中国共产党开展活动最早的地区之一。6日上午,调研团走进胶东革命纪念馆,泛黄的手稿、锈迹斑斑的武器、褪色的老照片,无声的诉说着胶东儿女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
回顾在胶东的斗争,深感“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这是《许世友回忆录》中对胶东人民的评价,其中最令调研团记忆深刻的是一位叫吴胜令的母亲。她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她将两个儿子、两个女婿都送去了参加了八路军。大儿子壮烈牺牲,二儿子身受重伤。儿子的战友们围着她、安慰着她:“妈妈,我们都是你的儿子”。看到这里,在场所有人潸然泪下。
“为人民的利益生死不怕,对敌人就一定会神通广大”。这是杨子荣同志说的话。6日下午,调研团走进杨子荣及牟平革命历史展览馆,通过纪念馆里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个个复原的场景,更加真实、深刻地了解了杨子荣波澜壮阔的一生,感受了共产党员无畏生死的壮举。
随后,调研团走进雷神庙战斗遗址,回顾了雷神庙战斗点燃胶东抗日烽火,打响胶东抗战第一枪并取得最终胜利的全过程,重温那段艰苦卓绝的光辉岁月,真实地还原了雷神庙战斗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如此近距离地触摸胶东红色革命印记,让调研团成员们感慨:“胶东英烈”展区陈列的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和学习!


精神赓续:从五十年党龄的坚守到留守儿童的传承
7月7日,调研团前往被誉为“胶东小延安”的观水镇埠西头村,在村委会会议室,队员们与村党支部书记林健龙展开面对面座谈,他向成员们介绍到,1942年许世友将军率部队进驻牟平观水镇,这里便成为胶东抗战的指挥中心,也是胶东政治文化中心、军工物资基地,仅仅观水镇就走出了7位共和国将军,陈毅元帅当年曾来这里治病休养。
随后,在林书记的陪同下调研团参观了胶东军区司令部遗址、任常伦抢救室、许世友故居和胶东军区四分所旧址等爱国教育基地。通过3小时的实地走访,调研团了解到,埠西头村80岁以上的老人,对当年的往事大多都有印象。听村里一位老党员说,他在孩提时,许世友将军曾抱过他。
“人要长志气!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把国家建设的更强大,不能让美国人再欺负我们!”有着五十年党龄的老爷爷激动地对调研团成员们说到。通过聆听他们的奋斗故事,让调研团成员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随后,调研团代表学校向老党员们表达了感谢并送上慰问品。
7月8日,调研团打造“沐光同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会计学院“薪火相传”杨子荣精神专题宣讲会、“反诈于心,防骗于行”防诈骗宣讲会、“见字如面”书画鉴赏课堂等创新平台,通过驻点支教、空间改造、课程变革、资源协同等方式,以“支教+心育”双轨育人体系破解留守儿童教育转型难题,让胶东红色革命精神引领乡村留守儿童成长之路。


乡村振兴:一位企业家从传承红色医魂到赓续为民初心
林健龙是埠西头村的党支部书记,他早年在外从商,他放弃优越的生活,毅然回到埠西头村挑起治理重任,带领埠西头村党支部通过领办烟台市源祥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再次激活了红色革命老村的发展动能,让村庄迎来了发展的新时代。村里的老人对他赞不绝口。到2019年底,全村共有200多户村民加入合作社,流转了近150亩土地,为合作社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林健龙积极分享基层治理经验,他告诉调研团成员们:“我们村是革命老村,根基不错,大家也都挺热心。平时可以通过举办大家喜闻乐见活动的方式来增强村民们的集体荣誉感,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目前合作社种植了6亩火龙果、8亩软枣猕猴桃、20亩泰山1号猕猴桃、30亩冬油桃、50亩樱桃苗木等。林建龙说,目前这些特色农作物的销路也不成问题,火龙果因为口感和品质受消费者欢迎往往供不应求,而且因为作物各自的成熟期不同,一年四季几乎都可以进行采摘,有力地带动了当地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临近尾声,调研团团长表示,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历史的追寻,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接下来,为了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回信精神,引导青年学子深入基层、服务社会,调研团将继续深入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