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社会实践队赴丽江纳西东巴文化博物馆与恒裕公民居博物馆参观学习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感悟多民族文化交融的魅力,探寻非遗传承的脉络,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长安大学赴云南丽江“探寻滇西根脉,传承匠心精魂”暑期社会实践队于7月11日前往丽江纳西东巴文化博物馆与恒裕公民居博物馆开展非遗文化调研与学习实践活动。
纳西东巴文化博物馆是展示纳西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馆藏东巴经、东巴画、东巴法器等珍贵文物,系统呈现了东巴文化这一“活着的象形文字”的独特魅力。恒裕公居民博物馆则是丽江古城内保存完好的传统民居建筑群,见证了纳西族与其他民族的商贸往来和文化交融,被誉为“丽江古城文化的缩影”.
上午9时,实践队抵达纳西东巴文化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依次参观了东巴文字展区、东巴仪式展区、民俗生活展区等,聆听了东巴文字的创制故事、东巴教的传统仪式内涵,了解到东巴文化在纳西族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感悟到少数民族先民“以文载道、以文化人”的智慧结晶。
参观结束后,实践队员与博物馆工作人员展开交流,围绕东巴文化的传承现状、保护措施及创新传播方式进行调研。
下午15时,实践队前往恒裕公民居博物馆。这座始建于清代的民居建筑群,曾是纳西族著名商号“恒裕公”的旧址,采用纳西族传统“四合五天井”的建筑格局,巧妙融入了汉族等其他民族的建筑元素,院内的木雕、石雕、彩绘等工艺堪称一绝。
通过参观民居格局、商号史料及民俗展品,队员们了解了旧时纳西族商人的经营理念及民居建筑中蕴含的民族融合密码。正如当地老人所说:“这院子的一砖一瓦,都藏着各民族手拉手过日子的故事。”
虽然时代变迁,但东巴文化的传承从未停歇,传统民居的韵味依然浓厚。通过今天的社会实践,实践队队员们对纳西族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少数民族先民“兼容并蓄、守正创新”的精神品质有了更加真切的体会,近距离触摸到滇西文化的根脉,更加坚定了队员们传承民族文化、守护非遗薪火的决心。
供稿:刘涵伊
供图:王可帅
作者:刘涵伊 来源:长安大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非遗扎染进课堂 文化传承润童心
-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红途砺心 惠民笃行”乡村振兴促进团在安化县实践基地开展了一场以“非遗文化进课堂,扎染技艺润童心”为
- 07-12
- 童心识茶香,薪火助振兴
- 7月12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红途砺心・惠民笃行”乡村振兴促进团在安化实践基地开展了一场关于安化黑茶的课堂,旨在
- 07-12
- 社区携手实践队,拓染留住自然美
- 7月6日,茅箭区高校园社区联合湖北医药学院“只此青绿”暑期社会实践队,在九号公馆小区举办“趣味植物拓染,留住自然之美”主题活动。
- 07-12
- 红途励心传民舞 惠民笃行助振兴
- 2025年7月12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红途励心,惠民笃行”乡村振兴促进团成员在实践基地的金谷班开展《民舞串烧》舞蹈教学复习活动,拓
- 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