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统课堂遇见科创,知识便化作神奇魔法,点亮乡村少年的求知双眼。2025年6月,长江科创学院 “三下乡” 社会实践团队走进重庆市涪陵区龙潭镇,开展特色科创小课堂。从趣味实验到动手实操,长江科创学院志愿者们用科技魅力搭建知识桥梁,为乡村孩子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创探索之旅。

课堂现场,“鸡蛋撞地球”实验率先拉开帷幕。志愿者将一枚普通鸡蛋高高举起,向围坐的孩子们发问:“如何让鸡蛋落下不破碎?” 在孩子们好奇的目光中,志愿者展示了用A4纸,纸杯,胶布等材料制作的创意保护装置。随着鸡蛋裹着“防护铠甲”安全着陆,课堂瞬间爆发出惊叹与欢呼。随后,孩子们纷纷动手设计,在实践中感受物理力学的奇妙。
在纸杯投影仪制作这堂课上,长江科创学院志愿者们将普通纸杯改造为“光影神器”。他们用剪刀小心裁剪纸杯底部,贴上半透明塑料膜,让小朋友们在上面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配合手机光源,白墙上立即投射出清晰图案。孩子们排着队亲手调试投影仪,将自己绘制的简笔画投映成“大电影”,在光影变幻中感受光学原理的魅力。

“愤怒的小河豚”则让课堂充满欢乐氛围。小朋友们在长江科创学院志愿者们的带领下,将白醋装在一次性手套中放入气球并扎紧,再用纸漏斗小心地将小苏打装入气球。最后小朋友们再在气球上面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最后在志愿者老师的带领下,击打气球白醋与小苏打瞬间剧烈反应,大量气泡翻涌而出,小河豚气球瞬间“膨胀”起来,仿佛在水中“发怒”。“哇!小河豚怎么突然变大了?”孩子们瞪大眼睛,满脸惊奇。志愿者笑着举起实验道具解释道:“这是因为小苏打和白醋相遇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一种叫二氧化碳的气体,气体越来越多,就把小河豚气球撑起来啦!”通俗易懂的讲解配合生动的实验现象,将化学知识化作趣味互动,孩子们一边惊叹,一边跟着志愿者复述实验原理,课堂上洋溢着浓厚的求知氛围。

“这样的科创小课堂太有趣了,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动手能力。”一旁家长称赞道。长江科创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这些贴近生活、充满趣味的科创活动,激发乡村孩子们对科学的热爱,在他们心中种下科技创新的种子。未来,长江科创学院将继续深化“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用青春和智慧为乡村教育事业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