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光明媚的春日里,一群充满好奇心的小学生踏入了安徽中医药大学的校园,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活动。他们此行的目的不仅仅是参观校园,更是要参与岐黄社区的劳动教育,亲身体验锄地、翻地、种植中草药的全过程,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安徽中医药大学,这所承载着深厚中医药文化底蕴的高等学府,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校园内,古色古香的建筑与郁郁葱葱的草木相映成趣,仿佛在诉说着中医药学的悠久历史。小学生们在老师和大学生志愿者的带领下,参观了学校的中药标本馆、中医文化长廊等特色场所。在中药标本馆,琳琅满目的中药材标本让他们大开眼界。从常见的枸杞、当归,到珍稀的冬虫夏草、灵芝,每一种药材都引起了孩子们的极大兴趣。他们好奇地询问着药材的功效和用途,志愿者们则耐心地讲解,让孩子们对中医药有了初步的认识。
随后,孩子们来到了岐黄社区的劳动实践基地。这里是一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也是他们今天劳动的“战场”。在基地入口处,一块醒目的牌子上写着“岐黄社区劳动教育基地”,旁边是一幅幅生动的中草药种植图示,详细介绍了种植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戴上手套,拿起锄头,在大学生志愿者的指导下开始了锄地翻地的工作。虽然锄头对他们来说有些沉重,但孩子们毫不退缩,一个个干得热火朝天。他们挥动着锄头,用力地将土地翻开,泥土的芬芳在空气中弥漫开来。汗水顺着脸颊滑落,但孩子们的脸上却洋溢着快乐的笑容。他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仿佛在进行一场有趣的比赛。一位小男孩兴奋地说:“我从来没有干过这样的活儿,感觉特别有意思!”
土地翻好后,孩子们又开始了种植中草药的任务。志愿者们为他们准备了白术、黄芪等常见的中草药种子。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将种子撒在翻好的土地上,再用泥土轻轻覆盖。他们一边种植,一边听着志愿者讲述这些中草药的功效。白术可以健脾益气,黄芪能够补气固表……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仿佛自己也成了小小的“中医专家”。一位小女孩认真地说:“以后我生病了,就可以用自己种的药来治啦!”她的童言无忌引得大家哈哈大笑,但也能看出她对中医药的热爱和期待。
劳动结束后,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自己的感受。他们纷纷表示,这次实践活动让他们学到了很多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一位小学生的发言代表了大家的心声:“我以前只知道生病了要去医院打针吃药,今天才知道,原来这些药是用植物种出来的。我觉得很神奇,也很有趣。我以后要多了解中医药知识,说不定将来我也能成为一名中医呢!”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自信和憧憬。
安徽中医药大学的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小学生们亲近自然、体验劳动,更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中医药文化的种子。通过亲身参与劳动,孩子们对中医药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这种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更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小小的种子会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开出绚丽的中医药文化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