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青春沃土行 | 深耕渠沟镇,志愿微光照亮振兴路

发布时间:2025-06-24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从田间地头到社区街巷,我们以青春之名,在相山区渠沟镇书写新时代大学生的担当答卷。
  清晨的薄雾还未完全散去,淮北市相山区渠沟镇钟楼村的蔬菜大棚里,一群身着红马甲的年轻人已经忙碌起来。我和数十名同学,积极响应“到基层去、到乡村去”的号召,在相山区团委和渠沟镇党委政府的组织下,组建了“青春渠行”志愿服务队,将课堂所学融入脚下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之旅。
  一、深耕“希望的田野”:科技助农,青春赋能新农业
  渠沟镇是相山区重要的农业区域,但部分农户在新技术应用、农产品推广上存在困难。这正是我们发挥专业所长的舞台。
  我们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普及智能手机应用、推广智慧农业设备的基础操作,制作通俗易懂的操作指南,让科技真正“接地气”。同时我们在鲁楼村的葡萄园、油坊村的特色农产品加工厂,我们架起设备,通过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平台进行“青春助农”直播。镜头前,我们热情介绍渠沟葡萄的甘甜、特色面点的醇香;镜头后,我们设计海报、撰写文案,利用校园社群和社交媒体矩阵扩大影响力。一场场直播下来,不仅帮农户拓宽了销路,更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流量”如何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新动能”。一些同学走村入户,与村干部、合作社负责人、普通农户深入交流,围绕“农村电商发展瓶颈”、“乡村旅游资源整合”等主题开展调研,形成了一份份带着泥土芬芳的调研报告,为当地发展提供“青春视角”的建议。
  二、温暖“邻里街坊”:社区服务,青春守护万家灯
  志愿服务的触角,也从田野延伸到了渠沟镇的社区和街巷。
  在渠沟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我们定期开展“青春暖夕阳”活动。陪老人聊天解闷,教他们使用智能手机与远方子女视频,帮忙打扫卫生、整理内务。简单的陪伴,换来的是老人们真心的笑容和那句朴实的“谢谢你们常来”。
  针对镇里部分留守儿童暑期看护难的问题,我们在镇文化站开设了“七彩假期·童心港湾”公益课堂。大学生哥哥姐姐们发挥特长,辅导作业、教授绘画手工、组织趣味体育游戏、开展安全知识小讲堂(防溺水、交通安全等)。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和求知的眼神,是我们付出最好的回报。
  穿上红马甲,拿起工具,我们也是“清洁家园”的践行者。清理背街小巷卫生死角、规范非机动车停放、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参与文明交通劝导……点滴行动,只为让渠沟镇的街巷更整洁、秩序更井然,以青春之力擦亮文明底色。
  三、一场青春与乡村的“双向奔赴
  在渠沟镇的每一天,汗水与收获交织,书本知识与乡土智慧碰撞。我们不再是象牙塔里“纸上谈兵”的学生,而是脚踩泥土、心怀热忱的行动者。
  组织协调、沟通表达、解决问题、团队协作,这些课堂上难以完全习得的“硬核”能力,在田间地头、社区服务的实践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锻炼和提升。与乡亲们的朝夕相处,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基层的脉动、民生的温度,对脚下这片土地的热爱与责任感油然而生。那份被需要的价值感,是青春最珍贵的勋章。我们亲眼见证了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的生动实践,理解了“三农”问题的复杂性,也更深刻地认识到青年一代在民族复兴伟业中肩负的使命。
  扎根沃土,青春不息。
  当夏日的蝉鸣渐歇,我们的集中社会实践也告一段落。但“青春渠行”志愿服务的火种已在渠沟镇点燃,并将在未来持续发光发热。我们与当地建立了长效联系机制,线上社群依然活跃,随时准备为渠沟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寒暑假的实践接力也将继续。
  这次在相山区渠沟镇的志愿服务经历,如同一粒种子,深深埋进了我们青春的土壤。它让我们懂得:青春的价值,不仅在于知识的积累,更在于将这份力量播撒到最需要的地方。在渠沟镇的阡陌之间、街巷深处,我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汗水浇灌希望,真切体会到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的真谛。
  未来,无论我们走向何方,这段在渠沟镇的“泥土芬芳”中成长的记忆,都将成为我们人生行囊中最宝贵的财富。它时刻提醒我们: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我们愿做一颗颗小小的种子,在祖国最广袤的基层沃土上,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终有一天,定能汇聚成服务家乡、振兴乡村的蓬勃青春力量!
作者:鲁梦微 来源: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从“心”出发,为基层“焕”新颜——大学生返家乡基层实践活动暖心开展
  • 青春助力乡村振兴,安中医学子赴定远县开展社会实践
  • 2025年“凤还巢”——“青春榆行”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开始报名啦!
  • 武汉学院举行万人社会实践出征仪式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