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铸有形之基 育有感之心 行有效之策

发布时间:2025-02-22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在新时代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石。中小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025年1月至2月,青禾筑梦共同体研究队跨越湖北、云南、贵州、重庆、安徽五省市,深入20所中小学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专题调研。这支由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法学、计算机等多学科背景成员组成的团队,以“有形之基、有感之心、有效之策”为实践路径。
  调研前期,团队成员们广泛查阅资料,累计阅读超过50篇学术论文、20余本专业书籍,涉及民族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领域,深入钻研中小学生民族意识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与构建等内容并梳理出关键题与研究方向,团队构建了“1+N"调研框架(1套核心指标体系+N个地域特色模块),在统一行动纲领下,从课程、活动、校园文化、政策等多维度,运用“问卷+访谈+观察”的立体化方式,开张调研。并且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还积极宣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调研过程中,重庆-湖北线聚焦课堂进行问卷调查,贵州-云南线深挖非遗传承教育,安徽线探索爱国教育资源的创新利用,共回收有效问卷300余份,访谈师生超100余人,团队成员深入了解学校在课程设置、活动组织方面的实际情况,并细致观察校园文化建设,全面分析学校在营造教育氛围方面的成效。
  图为团队成员与相关教师进行访谈
  团队成员通过深入思考,为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出以下可行性建议:一、加强教师培训:组织教师参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专题培训,邀请专家授课,分享优秀案例,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二、丰富教育资源共享: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民族教育资源共享库。将优质的教学课件、视频资料、教案等上传,供各地学校免费下载使用。同时,组织线上交流活动,经验分享。三、创新教育活动形式:鼓励学校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如民族文化主题研学旅行、民族文化创意比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民族文化魅力,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和认同。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民族博物馆、文化遗址等。
  文字图片:青禾筑梦共同体研究队成员
作者:青禾筑梦共同体研究队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铸有形之基 育有感之心 行有效之策
  • 铸有形之基 育有感之心 行有效之策
  • 2025年1月至2月,青禾筑梦共同体研究队跨越湖北、云南、贵州、重庆、安徽五省市,深入20所中小学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专题调研。
  • 02-22
  • 冬日暖阳照心田,寒宣行动谱新篇——“我的华园故事”华侨大学寒假宣传纪实
  • 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精神血脉
  • 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精神血脉
  • 为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培养新时代优秀青年,弘扬优秀英雄精神,传承革命先辈的优秀品质,本团队于2024年12月22日前往合肥市渡江
  • 02-22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