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南通理工学院“通韵丝路·家乡新茂发现者联盟”成员开启家乡美食探秘之旅,以美食为窗,展现“一带一路”倡议下家乡的新变化。
揭阳的卢钰桢介绍,揭阳蚝烙,将鲜嫩蚝仔与金黄蛋液巧妙融合,于炽热铁镬之上,滋滋作响间,煎至外皮酥脆,内里嫩滑,恰似潮汕大地在“一带一路”浪潮中,坚守传统又焕新活力。鼎了粿,形似精巧的小鼎,粿皮软糯,馅料丰富,咸香滋味在舌尖散开,如古城揭阳在时代发展中传承的深厚韵味。
连云港的翟安娜分享,虾饼,以新鲜海虾裹上面糊,入油锅炸至金黄,酥脆的外皮包裹着虾肉的鲜甜,仿佛海风携着海洋的馈赠。红烧鳗鱼,浓油赤酱间,鳗鱼肉质细腻,甜咸交织,恰似连云港借“一带一路”东风,续写海滨城市的繁华。蒜蓉生蚝,肥美的蚝肉在蒜蓉的点缀下,鲜香扑鼻,每一口都是大海的豪爽。
扬州的吕雅雯描述,松鼠桂鱼,鱼身炸至金黄,昂首翘尾,浇上酸甜酱汁,似松鼠欢跃,外酥里嫩,展现扬州精致的饮食文化。水晶虾饺,薄如蝉翼的外皮包裹着粉嫩虾仁,晶莹剔透,入口爽滑,如扬州在“一带一路”中绽放的婉约之美。虾仁干丝,白如雪花的干丝搭配鲜嫩虾仁,汤汁醇厚,尽显淮扬菜的细腻。
曾王馨同样来自扬州,她介绍的扬州炒饭,米粒颗颗分明,火腿、虾仁、鸡蛋等配料色彩斑斓,似一幅盛世画卷,寓意着扬州的蓬勃发展。水晶肴肉,肉红皮白,光滑晶莹,佐以姜丝香醋,肥而不腻。藕粉圆子,色泽透明,软糯香甜,如扬州城的温婉诗意。盐水鹅,肉质紧实,咸香适中,是扬州人餐桌上的常客。烫干丝,清新爽口,展现淮扬菜刀工的精妙。翡翠烧卖,色如翡翠,甜咸交织,独具风味。盐商五丁包,以鸡丁、肉丁、笋丁等制成馅料,皮软馅大,传承着扬州的历史底蕴。
这些美食不仅是家乡的味道,更见证着“一带一路”倡议下,各地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同学们通过分享美食,传递家乡新貌,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