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学子追寻红色记忆,铸就精神丰碑
“在岁月的尘埃中,一抹红跃然纸上,那是革命的颜色,是历史的低语。”自1月以来,四川农业大学“青芽公益志愿团”社会实践团队开展了一系列红色文化实地探访活动,结合推文宣传、IP制作、视频拍摄、线上互动问答等新媒体运营技术织就一张紧密且广泛的红色传承网,书写革命精神新篇章。
数字织梦,红色文化云飞扬
线上探索奠定基础,创新形式点燃激情。“青芽公益志愿团”社会实践团队通过线上会议,围绕“红色现状”与“调研目的”展开热烈讨论,智慧的火花在线上碰撞,为实践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团队创新性地运用线上问卷和深度访谈等多元化手段,广泛搜集红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红色故事背后的深厚历史底蕴。在此基础上策划了一系列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创意IP,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发布红色手册和视频短片等多媒体形式,构建了一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传播网络。这些生动形象的数字内容,激发了广大网民对红色文化的浓厚兴趣和热情参与。
实地踏访,革命记忆永镌心
红色景点铭记历史,实地感受革命精神。从成都博物馆至保路运动纪念碑,再及王光祈纪念馆,“青芽公益志愿团”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在深入探索红色文化的征途中,深切触摸到了那些镌刻于历史丰碑上的共同信念——铭记往昔烟云,赓续不朽之魂。

图为成都博物馆“川军魂”抗日战士雕像。四川农业大学“青芽公益志愿团”社会实践团队 李佳琪 摄
成都博物馆珍贵的红色历史画卷,照亮着成都乃至四川的千年过往、映射出革命先辈们英勇无畏的光辉形象;成都人民公园的保路运动纪念碑,静静地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中的英勇与牺牲;王光祈纪念馆内的展品与史料,展现出王光祈先生的崇高精神与不朽追求。

图为“青芽公益志愿团”成员在王光祈纪念馆电子写作区书写过程。四川农业大学“青芽公益志愿团”社会实践团队 熊隆钧 摄
在这三处历史遗迹的共鸣中,成员们深刻领悟到了红色文化的精髓所在——铭记历史,传承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他们不断追求真理、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与智慧光芒。
川农春秋,历史荣光映今朝
川农校本文化浓厚,践行红色传承使命。走进四川农业大学校史馆,一股浓郁的革命气息扑面而来。川农大校史馆不仅记录了川农大从烽火连天的革命斗争时期到和平建设时期的辉煌历程,更彰显了学校始终坚守教育初心、矢志不渝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
图为四川农业大学校史展览馆革命校友陈列墙。四川农业大学“青芽公益志愿团”社会实践团队 李佳琪 摄
“青芽公益志愿团”的成员们在校史馆中追寻革命足迹,聆听先辈故事。从革命先驱的英勇事迹到新中国成立后学校的发展壮大,每一个历史节点都凝聚着川农大人的智慧与汗水。他们深切感受到革命精神在校史中的生动展现,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信念与决心。这份对革命历史的深情回望,将激励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不断前行。
此次“青芽公益志愿团”的社会实践活动线上线下双线并行,共同织就了一张红色文化传承的大网,不仅将红色文化深度融入大学生活,更激发了广大青年学子对红色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同时,成员们深知,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是激励人们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因此,他们将继续以青春的力量共绘革命精神的美好图景,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通讯员:卿文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