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健康中国2030”宏伟蓝图正稳步铺展,健康科普作为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的重要抓手,日益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强劲引擎。为响应国家号召,提升基层群众健康意识,西安交通大学宗濂书院新医青工作室——“医路生花·声动人心”实践团队,在2025年2月14日走进新疆阿勒泰地区福海县解特阿热勒镇阔尼克买村,开展了一场主题为“癌字三张口—消化道肿瘤防治”的科普宣讲活动。此次活动以普及健康知识、提升村民健康素养为核心,同时肩负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与推动乡村振兴的多重使命,吸引了村民们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反响良好。
破除肿瘤误区,树立科学防癌意识。宣讲伊始,实践团队队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们讲解了消化道肿瘤的常见误区。她澄清了“肿瘤等于绝症”“肿瘤会传染”等错误观念,强调肿瘤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早期筛查和干预至关重要。实践队员结合真实案例,生动地讲述了早期发现肿瘤的重要性,并鼓励村民们定期进行体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此外,她还介绍了肿瘤的高危因素,如不良饮食习惯、吸烟酗酒等,呼吁村民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这一环节,村民们对肿瘤有了更科学的认识,消除了对疾病的恐惧心理。
聚焦常见消化道肿瘤,讲述实用预防措施。随后,团队成员分别就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等常见消化道肿瘤的发病原因、早期症状及预防措施进行了详细讲解。实践队员指出,新疆地区由于饮食习惯和环境因素,消化道肿瘤发病率较高,因此预防尤为重要。团队成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少吃腌制食品、少盐少油、少饮砖茶、增加膳食纤维摄入”等切实可行的建议,并现场讲述了如何进行简单的自我检查,如观察排便习惯变化、注意体重异常下降等。村民们纷纷表示,这些知识贴近生活,对日常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注幽门螺旋杆菌,守护胃部健康。针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这一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团队成员进行了重点科普。实践队员详细介绍了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途径、感染症状及治疗方法,并强调早期检测和治疗的重要性。团队成员还特别提醒村民们注意饮食卫生,提倡分餐制,避免共用餐具,以减少感染风险。此外,团队成员还介绍了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的简便方法,鼓励有相关症状的村民及时就医。通过这一环节,村民们对幽门螺旋杆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纷纷表示将更加注重饮食卫生,保护胃部健康。
倡导健康膳食,从“肠”计议。最后,团队成员向村民们普及了健康膳食知识,强调了均衡饮食对预防消化道肿瘤的重要性。他们指出,高盐、高脂、低纤维的饮食习惯是消化道肿瘤的重要诱因,建议村民们多吃新鲜蔬果、全谷物和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减少腌制、烧烤类食品的摄入。团队成员还结合当地饮食习惯,提出了具体的膳食改进建议,如用蒸煮代替油炸、用天然香料替代高盐调味等。现场还发放了健康膳食指南,帮助村民们更好地规划日常饮食。村民们纷纷表示,这些建议实用且易于操作,将努力调整饮食结构,践行健康生活方式。
情暖边疆,医路同行。此次宣讲活动得到了阔尼克买村村委会和村民们的大力支持。村民们表示,通过此次宣讲,他们对消化道肿瘤有了更科学的认识,也掌握了更多实用的预防知识。西安交通大学“医路生花·声动人心”实践团队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健康中国”战略,为提升边疆地区群众健康素养、促进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