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工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扣”动心弦,传承匠心
2025年1月17日,经过深入的调研和资料收集,“盘龙扣风,莲韵非遗”实践队对盘扣的历史、制作工艺及其现代应用有了全面的了解。盘扣不仅是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服饰配件,更是一个活生生的文化传承符号,承载着无数工匠的智慧与汗水。
在实践过程中,团队参观了日照五莲县的刘氏盘扣非遗工坊,并有幸见到了刘氏盘扣制作技艺的第五代传承人孙明秀师傅。孙明秀师傅详细介绍了盘扣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并亲自展示了小葫芦盘扣的制作过程。她用一条普通的盘条,通过圈圈缠绕和精细缝制,变魔术般地制作出一个精美的小葫芦盘扣。这一过程不仅展示了高超的技艺,也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所有成员。大家亲眼见证了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每一步工序,深刻体会到了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和匠人的心血。
图一为小葫芦盘扣 梁丽云摄
图二为孙师傅传授盘扣编制技巧 黄思宇摄
为了展示盘扣的魅力,实践队决定创作一组图稿,将盘扣的精美细节和文化内涵生动地呈现出来。图稿设计灵感来源于龙年的盘扣作品,以龙的姿态、神态及龙鳞的细节为创作核心。每一枚盘扣都栩栩如生,或憨态可掬,或威风凛凛,尽显庄重大方。这些图稿不仅展示了盘扣的艺术美感,也传递了新春佳节的特别仪式感与氛围感。此外,还设计了一个多功能布艺包,结合了盘扣的精美工艺与现代实用性,深受大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
图三为龙型盘扣 黄思宇拍摄
图四为多功能布艺包 黄思宇摄
团队成员们在孙明秀师傅的指导下,学习了盘扣的基本制作工序,包括挑选优质材料、设计图案以及盘绕、编缝等复杂步骤。他们不断尝试,反复调整,力求每一个细节都能尽善尽美。最终,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传统盘扣的独特魅力,也融入了更多时代元素和地域特色,展现了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图五为团队成员采访孙明秀老师 黄思宇摄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不仅深入了解了盘扣的历史与制作工艺,更亲身体验到了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他们希望通过这组图稿,能够更好地传播盘扣文化,让更多人感受到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期待盘扣文化在未来能够继续发扬光大,成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亮丽名片,为人们带来更多的美好与惊喜。
图六为团队成员与孙明秀师傅的合照 黄思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