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华中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团队开展“追忆红色足迹,赓续时代薪火”特色调研实践

发布时间:2024-12-06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为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岁月中的奋斗历程,从中汲取前进的动力,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团队积极参加学校“砥砺奋进新征程,挺膺担当谱华章”特色调研实践活动,一行六人开展“追忆红色足迹,赓续时代薪火”为主题的特色调研实践。接下来,让我们跟随他们的足迹,走进武汉的红色基地,去重温刻骨铭心的历史吧!
 
第一站:京汉铁路总工会旧址
缅怀革命烈士 铭记斗争精神
在京汉铁路总工会旧址纪念馆中,实践队伍全体队员缅怀革命烈士,深刻追忆那些为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在纪念馆内,队员了解了发动罢工的工人们如何在严峻的社会条件下,毅然挺身而出,积极参与工人运动,推动了历史的进程。通过学习京汉铁路大罢工的历史背景和经过,队员深刻认识到,这次罢工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一次强有力展示,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工人阶级集体行动能力的一次充分体现。通过这次罢工,工人阶级的觉醒和团结展现了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证明了工人阶级在中国社会变革中的关键作用。缅怀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激励队员们继承和发扬工人阶级的奋斗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第二站:汉口新四军军部旧址
追忆抗战先辈 感受奋斗精神
在复原陈列区,队员们身临其境地感受新四军军部的历史氛围,体会到战士们不屈不挠的革命信念和对胜利的坚定信心。这里展示了叶挺、项英、郭沫若等革命先辈的办公室兼卧室,仿佛时光倒流,看到了他们坚守岗位、指挥抗战的场景。政治部、副官处、参谋处、军需处和军医处等区域的复原陈列,不仅再现了新四军军部的日常运作,更展现了先辈们为了民族解放和革命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回顾新四军历程 汲取新时代力量
辅助陈列区简明地展示了新四军军部的成立与部队集结,回顾了新四军东进敌后、南北转战的壮丽历程,彰显了其在8年抗战中,历经2万余次战斗、毙伤俘日伪47万余人的英勇战绩,最后介绍了第五师的战斗历程与英雄业绩,突出了其在抗战中的卓越贡献。通过展出实物如枪支、军号、日军军刀等珍贵遗物,以及200多幅原始照片和30多件文物,真实再现了新四军的光辉历程与革命精神。在这里,队员们感受到新四军的顽强毅力与革命战士们的英勇无畏,从中汲取了不畏艰险、坚定信念、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激励自己在新时代的奋斗中不忘初心,勇往直前

 
第三站: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
重温入党誓词 牢记初心使命
在八七会议纪念馆,面对党旗,实践队伍全体党员举起右手,庄严地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随时为党和人民的利益奉献一切,永不背叛党。”这80个字的誓词,是每位党员奋斗的精神源泉,承载着党员们不变的入党初心,深刻表达了对党的坚定忠诚与崇高敬意。誓言声声回荡,铿锵有力,激励着大家牢记使命、永葆初心。
回顾八七历史 传承革命力量
通过参观历史照片、纪念物、数字化展示和会场复原陈列,队员们从“风云突变”、“力挽狂澜”和“星火燎原”三个章节,深入学习了八七会议的历史背景、会议过程及其历史意义,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八七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结论的深远内涵。当历史不再局限于书本,而以生动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时,革命的艰辛、老一辈革命者的无畏与共产党人不断追求进步的勇气,深深触动了每一位同志的内心。在此过程中,队员们更加坚定了赓续红色基因、传承革命火种的决心。
 
第四站:中共中央宣传部旧址与瞿秋白旧居
大革命风暴中心 红色机关汇集地
在汉口的吉庆街,聚集了中共中央组织部、宣传部、工委等多个重要红色机关,瞿秋白、蔡和森、李维汉、刘少奇等革命先辈曾在风云变幻的时代中,毫不畏惧反动势力的压迫,艰苦奋斗,为推动中国革命的进程不懈努力。以瞿秋白为代表的革命先辈们,就像坚定的航标灯塔,引领着中国革命的航船在暴风雨中勇敢前行,点燃了希望与斗志,激励一代又一代的革命志士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

第五站:武汉革命博物馆
探访农运旧址 赓续革命火种
队员们首先来到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在大革命时期这里曾是培养农民运动骨干的摇篮,也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播撒革命火种的重要阵地。依次参观大教室、大操场和宿舍等复原陈列后,当年热血青年们为了开展农民运动运而刻苦学习、训练的场景浮现在眼前,为革命而发出的呐喊回荡在耳边。队员们深切体会到革命先辈们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他们深知农民力量的伟大,愿意为之付出心血,来唤起广大农民的觉醒,从而推动中国革命向前发展。
 
走进伟人旧居 传承红色基因
踏入毛泽东旧居的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在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每一块青砖、每一片黛瓦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这里是毛泽东1927年主持农讲所工作并在武汉从事革命活动时的办公地兼居所,是当时中共中央农委的所在地,也是毛泽东、杨开慧一家最后团聚的地方。队员们沿着历史的轨迹缓缓前行,位于前厅左侧的房间,是毛泽东和杨开慧的工作室兼卧室。临窗的桌上摆放着一盏煤油灯,毛泽东曾伴着昏黄的灯光,写下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主厅的墙上介绍了毛泽东一家参加革命的事迹,毛泽东一家为革命献出了六位亲人的宝贵生命,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看到这里,队员们不禁伫立良久,心中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铭记五大精神 回顾党纪建设
中共五大是在大革命面临严重危机的情况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在纪念馆里,可以看到当时会议的场景还原、相关文件资料的展示等,这些都生动地展现了当时复杂的政治局势和党在探索革命道路上的努力。这次大会首次选举产生中央监察委员会,标志着党的纪律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革命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党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调整战略方向。先辈们在困境中的坚守和探索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也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不断探索前进的道路。
在武汉革命博物馆的最后一站,队员们参观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展。展览从全党全国的角度,全面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加强纪律建设的历史脉络,全面呈现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纪律建设工作走过的光辉历程。通过参观,队员们直观地理解到纪律的重要性及其对党的建设的深远影响,一致表示要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第六站:辛亥革命博物院
重温首义精神 追求民主共和
队员们首先参观了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鄂军都督府原为清末湖北咨议局,武昌起义后武汉三镇相继光复,革命党人齐聚阅马场咨议局,建立了辛亥革命中第一个成立的地区政权——湖北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宛若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细腻地勾勒出那个时代革命党人的奋斗轨迹与精神风貌。行走其间,能深切感受到艰辛但辉煌的峥嵘往昔,仿佛那些为了共和理想不懈斗争的日日夜夜就在眼前。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了初创之际的场景与风貌,展现了革命党人办公议事的实景,无声地诉说着他们为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所付出的艰辛与牺牲。
在都督府庄严肃穆的会议室里,高悬的“铁血十八星旗”与“五色旗”成为了那段历史最鲜明的注脚。前者以其锐利的星芒,传达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铁血意志,象征着对民族独立的不懈追求;后者色彩斑斓,寓意“五族共和”的美好愿景,昭示着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与包容。这两面旗帜,如同历史天空下熠熠生辉的星辰,见证了武昌起义的惊世一击,宣告了长达千年的皇权专制统治的终结,点亮了通往中国近代民主共和之路的第一道曙光。

此次活动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使队员们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发展,激励我们在新时代继续传承红色基因,勇担使命,不断探索前进的道路。队员们一致表示,将带着这份感悟回到日常生活中,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洛邑青韵——河南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洛龙区天元社区志愿服务
  • 洛邑青韵——河南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助力世客会开展志愿服务
  • 从你我做起——创建文明校园”河南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