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加大乡村本土人才培养。”在新时代条件下发挥“新乡贤”作用,不仅可以助力乡村经济发展,还可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力量。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佘村素有“金陵古风第一村”之称,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首批江苏省传统村落、江苏省“三八”红旗集体等,其在发展现代特色产业的同时也存留着浓厚的历史底蕴,带动了一批批“新乡贤”返乡参与就业创业,为乡村治理添砖加瓦。
连线基层,共镌曙光。为深入了解新时代各类乡村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实际情况,南京师范大学新乡村治理考察队于2024年11月12日-11月14日在佘村开展为期3天的实地调研,与佘村社区居委会负责人进行深入访谈沟通,了解村内近几年关于乡村治理方面的基本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新乡贤的典型事例及相关对策建议展开深度探讨,并在负责人的带领下参观村内文化建筑村史馆、潘氏宗祠、古宅等。同时,团队成员带着问题深入每家每户,走访当地村民、老干部以及多家商户等等,倾听基层群众声音,从不同维度考察乡村治理水平,学习借鉴优秀典型案例的内在实践机理,针对性提出优化路径,共同提升各地区乡村治理水平,助力全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发展。
图为团队与佘村社区居委会负责人调研访谈过程。张琪 摄

图为团队进入苎麻编织研学基地与非遗传承人学习编织艺术,深入了解佘村文化发展情况。张琪摄
图为团队与村内老干部、创业商户等新乡贤群体交流关于村内治理现实情况。张琪 摄
图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潘氏宗祠,其中包括村史、老物件、乡贤先烈传记、民间技艺等文化遗迹。张琪 摄
图为团队成员在村史馆内向游客讲解村史。张琪 摄
图为团队与居委会负责人在佘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合影记录。张琪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