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长安大学赴陕西韩城“重温峥嵘岁月·赓续红色血脉”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24-09-01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为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青年传承红色基因,追溯革命记忆,增强文化自信,用青春在助力乡村振兴新征程中挺膺担当。7月12日至18日,在电控学院辅导员高朋举的带领下,长安大学赴陕西韩城“重温峥嵘岁月·赓续红色血脉”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了为期7天的实践调研活动。实践队先后到韩城第一个党支部旧址——芝川镇范家庄村、韩城市烈士陵园、韩城古城、司马迁祠、党家村以及国家·韩城花椒产业园参观学习,感悟韩城老一辈革命先烈波澜壮阔的斗争史、学习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调研乡村振兴取得的丰硕成果。

实践队员出发前合影【张诗雨摄】
 
旧址铭记党史辉,陵园永颂烈士魂
7月13日-14日,实践队来到韩城第一个党支部旧址——芝川镇范家庄村。在工作人员薛老先生的带领下,实践队员通过聆听张子超、张智法、张旭发等革命先驱的光荣事迹,深刻感受到了韩城革命先辈依靠坚定信念和必胜决心创立韩城第一个党支部的来之不易。实践队还来到韩城市烈士陵园,怀着对革命先烈崇高的敬仰,步于园内,追忆这些曾经为了国家和人民顽强斗争的英雄。队员们仿佛看到了革命先烈当年战火硝烟、浴血奋战的场景,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实践队在范家庄村和烈士陵园合影【张诗雨摄】
 
韩城古韵党家训,迁祠风华史记存
7月15日-16日,实践队员们前往韩城古城、司马迁祠和党家村。韩城古城的风土人情和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令实践队员们耳目一新、回味无穷;司马迁那忧国忧民和逆境之中桀骜不屈的精神又使大家敬仰万千,感悟颇多。实践队还来到党家村参观学习,在家风园内习近平总书记“党员干部要带头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让队员们见识到了以党家村家风家训为代表的家风文化其独特的精神内涵和深远的教育意义,并通过现场体验家训书法拓印,进一步加深了实践队员对党家村家风家训传统文化的理解。

实践队在韩城古城、党家村和司马迁祠合影【张诗雨摄】
 
椒香四溢振兴路,蓄势腾飞产业园
7月17日,实践队前往国家·韩城花椒产业园区。实践队员调研了这个“小而强,小而富,小而美,小而特”的“小城逆袭”特色发展之路,了解了该产业园区在农产品产业链发展,经济产值和解决当地就业等方面的卓越贡献。调研过程中,实践队员也结合所学自动化专业优势,一起探讨学习了优秀企业在工业化流水线生产过程中一些科技性成果及生产工艺改进措施。实践队员了解了韩城花椒产业园的产业理念、经营模式、发展规划,收获了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的宝贵经验,同时使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得到了实践提升。

实践队在韩城花椒园区合影【张诗雨摄】
 
至此,长安大学赴陕西韩城“重温峥嵘岁月·赓续红色血脉”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通过为期7天的社会实践,实践队员们深刻学习领悟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相关战略部署,切实达到了在韩城这座城市中“追溯红色记忆、加强文化认同、探索乡村振兴成果”的实践目标。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坚持以红色精神为力量之源,自觉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保持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学好专业知识、锤炼过硬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挺膺担当,积极投身到乡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作者:王嘉琛  来源:长安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
 
作者:王嘉琛 来源:长安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筑梦正当时 青年赴基层
  • 筑梦正当时 青年赴基层
  • 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实干笃行,奋起担当。为了深入贯彻,积累基层实践经验,“筑梦寻光“实践团来到福建省宁德市蕉城
  • 09-01
  • 塔里木大学“三下乡”揭秘数字伦理,守护校园信息安全
  • 遵义医科大学:以青春之名,赴诗画绥阳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