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淮工生科青年行:红色热土燃希望,乡村振兴绘新篇

发布时间:2024-08-29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在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中,乡村振兴的笔触愈发鲜明。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不仅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的生动实践,更是推动乡村经济繁荣、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一招。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如灯塔般照亮前行道路:“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与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是激活农村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为响应时代号召,激发青年学子的家国情怀与奋斗精神,淮阴工学院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食代筑兴梦,博爱润童心”实践团,于7月11日踏上了前往周恩来纪念馆与千年河下古镇的“三下乡”社会实践之旅,以实际行动探索红色传承与乡村振兴的和谐共生之道。
  重温红色记忆,坚定信仰力量

  周恩来纪念馆,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革命精神的殿堂,见证了实践团成员们对红色基因的虔诚追寻。在讲解员的引领下,他们仿佛穿越时空,与革命先辈的心灵对话,每一幅画面、每一件展品都激发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敬仰与感动。一场庄严的入党宣誓仪式,不仅是对个人信仰的坚定宣誓,更是对革命精神薪火相传的庄严承诺。青年们誓言以周恩来总理为榜样,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深入乡村调研,助力乡村振兴
  从纪念馆到乡村,实践团的脚步从未停歇。他们深入周圩村,与村民面对面交流,了解乡村振兴的点点滴滴。反季节蔬菜种植的成功案例,让团队成员看到了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生态价值。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他们为乡村发展把脉问诊,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青年们的身影,成为了乡村振兴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探索古镇神秘,感受历史韵味
  河下古镇,一座承载着2500年历史文化的古镇,在乡村振兴的春风中焕发新生。实践团成员们漫步其间,感受着古镇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从古色古香的建筑到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从传承百年的手工艺到融入现代元素的旅游项目,古镇的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勃勃生机。他们深刻体会到,文旅融合不仅为古镇带来了人气与财气,更让乡村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
  从上百份的调查问卷、亲身旅游体验,再到古镇中的商铺游客上洋溢的灿烂笑容,成员们切实感受到了乡村的振兴和旅游开发带来的积极影响。
  在推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红色文化和旅游开发不仅激活了乡村的历史记忆,更为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正逐渐成为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旅游开发作为助推器也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实践团成员们见证了乡村振兴的累累硕果,更让他们深刻认识到红色文化与旅游开发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未来,他们将继续秉承“食代筑兴梦,博爱润童心”的初心与使命,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在红色热土的滋养下,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徐徐展开;在青年学子的不懈努力下,中华大地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作者:王晓乐、刘芳冰、周文玲 来源:淮阴工学院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淮工生科青年行:红色热土燃希望,乡村振兴绘新篇
  • “乡村振兴,青春笃行”——云南财经大学金融学子赴乡村基层找寻青春答案
  • 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学院学子李洋:大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社会实践显成效
  • 反校园霸凌进校园:河南城建学院学子走进基层宣传反校园霸凌知识
  • “微光成炬”照亮搬走岭 “筑梦童年”远离校园霸凌
  • 福建师范大学“梦之翼”实践队:数智润心护成长,翼起逐梦再启航
  • “微光成炬”照亮搬走岭 校园霸凌远离中国少年
  • 共建和美乡村,助力乡村振兴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