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共建高校“大思政”体系 推动高校共青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聚焦政治引领,落实党建带团建制度机制,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带队,由硕博学生党员和本科生团员共同组成的“红色筑梦 科技报国”实践团积极投身2024年全国大学生延安专项实践活动,圆满完成了为期三天的集中学习,取得了丰硕的学习成果。
延安文艺之旅:感悟革命精神与文艺力量
7月10日上午,实践团成员们首先来到了延安文艺纪念馆。八十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中国革命文艺指明正确方向,中国新文艺发展道路有了前行明灯。如今延安文艺纪念馆以13年延安文艺实践为主线,以抗战文艺大发展、工农兵文艺大繁荣和人民文艺新征程为重点,再现了延安革命文艺蓬勃发展的光辉历程。让实践团成员们切实感受到文艺工作者们创作出的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真正属于人民的文艺作品。随后,实践团成员们参观了鲁迅艺术文学院。各个高校的实践队齐聚在树荫下合唱《黄河大合唱》。铿锵有力的歌声和复原的七大会议场景,将我们拉入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中。而矗立在鲁艺院落中的毛主席雕像,雕刻在底座的“文艺为人民”几个大字至今掷地有声。端坐像前,肃然起敬。
7月10日下午,实践团来到枣园革命旧址。该旧址是中共中央书记处1943年10月至1947年3月所在地。1943年10月,中央书记处成员由杨家岭先后移住这里,继续领导了全党的整风运动和解放区的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实现了抗日民族战争向全国解放战争的历史转折,为粉碎国民党发动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离开枣园革命旧址后,实践团来到了张思德纪念广场。“为人民服务”,是张思德同志贯彻一生的行为准则。实践团成员们在广场上集体诵读《为人民服务》,洗礼思想,感悟精神。而后,实践队中的党员们在领誓员的带领下,重温入党誓词,时刻牢记对党的庄严承诺。
革命纪念之行:重温革命历史,传承红色精神
7月11日上午,各实践团在延安革命纪念馆门前集中合影后便迫不及待的走进展馆。走进馆内,一张张珍贵照片,一件件历史实物,完整再现了党中央和毛主席在延安和陕北战斗生活的光辉历程,深刻阐释了毛泽东思想成熟发展、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和延安精神的形成过程。在“科学研究”专题展区,我们看到朱德同志提出“一切科学,一切科学家,要为抗战建国而服务、而努力。”大家驻足在延安自然科学院院长徐特立等一批红色科学家的照片墙前,深入探讨如何传承老一辈红色科学家精神,从延安精神中汲取科技报国的力量。走出延安革命纪念馆后,为了探寻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实践团徒步行军至王家坪旧址。王家坪旧址是延安革命旧址的重要组成部分。旧址展示了人民军队从弱小走向强大,最终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历史进程,并且展示了人民军队在全国解放战争初期所取得的伟大胜利。
7月11日下午实践团来到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走进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评价:“我说陕北是两点,一个落脚点,一个出发点”。中共中央西北局是党中央在西北地区的代表机构,是西北地区党、政、军、群的最高领导机关。中共中央西北局成立后,积极贯彻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陕甘宁边区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把陕甘宁边区建设成为模范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和新民主主义的模范试验区。
重走革命之路:传承革命精神,勇担中国式现代化重任
7月12日上午,实践团来到凤凰山革命旧址,这里是是中共中央1937年1月13日到达延安后的第一个驻地。实践团在这里开展了生动的专题教学《白求恩与白求恩精神》。白求恩作为一名高尚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毛主席称其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在白求恩展厅中,我们通过观看白求恩的历史素材,深刻地领悟了高尚的白求恩精神。为了探寻革命教育的根源,实践团徒步至抗大旧址,走进抗大陈列馆宽阔的展厅,抗大师生用过的教材、马鞍、行军锅等物品,带着参观者穿越硝烟,回溯那段战火纷飞的记忆,体悟何为“边教学边战斗”。实践团成员们在抗大门前学唱《抗大校歌》,激昂的旋律让成员们更加理解了这所大学为何能够成为当时进步青年向往的“革命熔炉”。
7月12日下午,在中共中央党校旧址,实践团成员们听取了题为“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专题讲座,学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国现代化的整体布局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激励成员们作为新时代青年要勇挑重担,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7月12日晚上,实践团在西北局旧址会议室,邀请四所高校开展了“传承红色基因、学思践悟延安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精神谱系宣讲活动,并跟各高校实践队员们深入交流,互鉴互学,共同提升。
三天的集中学习结束了,但延安精神的学习还远远没有结束,这三天中实践队员们大大提升了党史学习热情,更加系统深入的理解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并为接下来的自主实践环节能够和科学家精神相结合,积极开展面向社区青少年积极开展红色科普支教活动,助力红色革命老区青少年树立科技报国理想信念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