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绿’色京津,‘新’唤未来”实践团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24-08-28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第六届“行走的思政课”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重大发展战略。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现如今,京津地区正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驱动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这里科技创新如潮水般涌动,绿色产业蓬勃兴起,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我们目睹了高科技企业的崛起,体验了智能制造的魅力,更见证了绿色生产力在新时代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带着对于新质生产力的思考,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青年学子们,肩负着探索与实践的重任,踏上了“‘绿’色京津,‘新’唤未来”的社会实践之旅。此次旅程,聚焦“绿色生产力助力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采用主题式、内涵式的实践思维逻辑,前往京津地区七个实践地点,包含农业、工业、制造业等各个领域,这不仅仅是在京津的广袤大地上寻找绿色的足迹,更是在这里感受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脉动,体验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和谐共生。
  团队积极对自身行程与社会意义进行宣传,通过公众号,抖音,快手等网络媒体,让新质生产力和绿色发展走进大众视野。团队成员分别在北科建怀柔国际科创中心开展宣讲与交流会,在天津云圣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开展深度座谈会,并在天津柳林公园为园内群众进行公益宣讲活动。实践团成员们在积极探索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现状以及可供参考的发展路径的同时,也展现了大连理工大学马院学子的优秀风范和青春活力。
 
  京城新质
  北京作为新质生产力要素资源的富集地区,具有雄厚的科技基础与战略资源、强劲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科技攻关水平,同时北京也处于抢抓新一轮产业革命与科技革命先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紧迫位置。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建设,是落实北京“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的重大举措,也是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的首都贡献。
  百年宏图,聚力转型
  8月20日上午,“‘绿’色京津,‘新’唤未来”实践团来到位于北京市的首钢园进行参观学习。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团先后参观了滑雪大跳台、空中步道,冷却塔、群明湖、“超体空间”等多个工业改造园区和新建景观。首钢园作为中国曾经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由“钢铁工厂”华丽转型为“城市秀场”,成为集文化、艺术、休闲、科创为一体的现代园地和展示城市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动窗口。通过对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首钢园不仅保留了原有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底蕴,还促进了产业升级和多元化发展。与刘老师交流过后,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冷落传统产业,而是要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中推动传统产业实现智能化、绿色化的有效转型,由此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优势。

  大国工师,浩气荡然
  8月20日下午,“‘绿’色京津,‘新’唤未来”实践团走进国家科技传播中心进行参观研学。实践团首站踏入了数字展厅,“中华科技文明展”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展现出中国人民在科学技术领域的辉煌足迹与卓越贡献。展览不仅是一次视觉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实践团成员深刻体会到中国科技文明史既是中华民族脚踏实地、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生动写实,也是中国表达价值理念、站稳发展立场的有力说明。随后,实践团移步至“共和国脊梁”主题展区,在讲解员生动详尽的引领下,成员们仿佛穿越时空,亲历了中国科学家不畏艰难、勇攀科学高峰的壮丽征程。一幕幕先进事迹,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科学探索的道路,也让“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中国科学家精神在心中生根发芽,深刻领悟到科学家精神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实践团成员经过热烈的讨论后一致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科技推动,更离不开人才支撑和精神引领,我们既要依靠科技创新不断催生新动能,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也要加快构建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体系,大力弘扬并传承中国科学家精神,努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大国工匠与强国人才,共同绘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蓝图。

  向新发力,提质前行
  8月21日,实践团踏入了北科建怀柔国际科创中心的心脏地带——国产科学仪器展示交易中心。此次探访,不仅是一场科技与创新的深度邂逅,更是一次对未来科技蓝图的直观预览。在精心布置的展区中,实践团成员近距离接触到各类国产科学仪器的精密构造,它们不仅展示了卓越的性能指标,更揭示了其在科研探索、产业升级中的广泛应用潜力。成员们深刻体会到北科建集团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深厚积累与不懈追求,彰显了其在新兴产业版图中强劲的创新驱动力,北科建集团将绿色发展理念深植于科技创新的方方面面,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高质量发展与绿色生态的和谐共生。在这里,科技创新不仅仅是技术的突破与升级,更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理论赋能,解锁潜能
  为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贯彻,为了将理论知识的精髓融入实践土壤,深化理解并有效贯彻其精髓,实践团在北科建怀柔国际科创中心成功举办了一场以“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为核心议题的宣讲盛会。宣讲活动在实践团队长王宇同学的引领下拉开帷幕,她以其独到的见解和生动的语言,深入剖析了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阐述了为何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的深刻内涵,并就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厚植绿色发展底色进行了理论阐述与现实拓展。宣讲环节结束后,实践团成员与科创中心的工作人员迅速进入热烈的互动模式。双方围绕企业发展中的宝贵经验、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关键节点、以及人才素养提升对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而广泛的交流。随后,马老师重点强调要着力发挥教育、科技、人才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当中的重大作用,秉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思路。最后,北科建怀柔国际科创中心的李总表示,怀柔科学城始终秉持“百年科学城”的宏伟愿景,致力于攻克科技难题、促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他热烈欢迎实践团的同学们能够常来交流学习,共同为国家的科技进步与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津门绿途
  天津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之一。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天津市重点聚焦于智能制造、绿色能源、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领域,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为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和绿色发展贡献力量。天津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旨在通过构建开放合作的创新生态,吸引国内外优质创新资源,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天津方案和天津力量。
  绿色电力,万家灯火
  8月22日上午十点,实践团到达国网天津综合能源服务中心。本次实践由国网天津综合能源服务中心的高级专家、技术工程部项目经理于波博士为实践团成员全程讲解。跟随着于博士的讲解,实践团感受到了零能耗建筑的“绿色能量”。以智慧、低碳、零能耗为设计理念,零能耗建筑通过优化能源的存储与配置,在满足用户全天需求的同时,实现能源自给自足和净零能耗运行。
  在行程的最后,实践团成员与于博士交流过后纷纷表示,高强度、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常常使人忽略了现实中的能源消耗问题,此时需要先进技术来进行合理地智能控制。同时在企业的生产工作中,该技术能够在降低能耗、提升生产效率、推动绿色生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新质赋能,领飞低空
  8月22日下午两点,实践团一行走进了位于前沿科技高地的天津云圣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首先,研发部的工作人员向团队成员介绍了公司自主研发的全自主工业无人机巡检系统的“中枢大脑”——“虎视”四维全息管控平台,通过现场操作向大家展示了该系统在智慧电网、应急管理、智慧城市以及智慧文旅等不同领域的应用场景。接着,实践团跟随工作人员来到模拟试飞场,亲眼目睹无人机自主巡检的飞行流程。随后,客户工程部负责人向团队成员正式介绍云圣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我们介绍了云圣智能的精英团队及在科技创新、产品设计创新方面的辉煌成就。

  校企交流共笃行,共话新质促发展
  实践团成员在参观并了解了云圣智能的发展情况后,同云圣智能科技公司副总裁马辉、人力资源部总监潘晶晶及相关工作人员围绕“新质生产力”这一核心议题展开座谈交流。会上,双方就如何利用云圣智能在无人机及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优势,进一步激发新质生产力的活力,推动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团队成员无不为其在科研创新领域的深厚底蕴与精妙绝伦的产品设计理念所折服,公司“解民生之多艰”的崇高使命与坚定担当,让每一位成员都能深切感受到云圣那份为社会福祉不懈努力的温暖与力量。
  马老师总结发言指出,云圣智能的科技创新赋予了“孙大圣”真正的“火眼金睛”——这不仅是科幻小说中的想象,更是现实中精准识别、高效作业的科技力量。云圣智能不仅仅是一家无人机公司,更是低空经济领域的一颗璀璨明星,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翼,依托无人机这个技术载体,让低空经济展翅高飞,开创了前所未有的行业格局。同时在新质生产力的探索上,云圣智能通过不断的技术迭代与创新,将无人机技术、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深度融合,致力于打造一个集硬件、软件、算法、服务于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平台,从而形成一套高效、智能、灵活的低空作业生态系统。“正是有云圣这样的企业的助推,未来每一个人、每一个行业都有可能成为孙大圣!”在座谈会的最后,马总高度肯定了本次实践的意义与价值,也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他强调,在扎实的理论学习基础上,参与实践活动、走进企业、亲身体验行业动态与产品前沿,是提升自我、增强就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绿色兴业,科技助农
  8月23日上午,实践团来到了天津农业科学院下设的食用菌研发中心进行参观学习。参观伊始,研究中心的讲解老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科研所的基本情况,并向我们介绍有关食用菌的基础知识、栽培模式、我国先民发掘利用食用菌的文化历史的知识。接着,研究中心的老师们带领实践团的同学们走进了中心的食用菌加工车间,真正走入生产一线了解食用菌从装料到灭菌在到最后做成产品走向市场的全过程。
  通过对我国科研工作者克服环境限制成功驯化培育野生食用菌的事迹的了解与学习,实践团的同学们更加具体、切实地了解到了高新科技与绿色技术对我国民生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促进意义,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解决好吃饭问题的重要性,从实践层面对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绿色诗意,和谐共生
  23日下午,实践团一行踏上了前往海河之畔璀璨明珠——“设计之都”天津柳林公园的旅程。在这片融合自然与科技的绿意盎然之地,大家亲身体验了现代科技与自然保护和谐共生的典范。在公园入口处,依托“空天地一体化技术”构建起一套全方位、立体化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控体系。进入公园后,可以看见一座形态独特、寓意深远的柳林生态科技馆,科技馆严格遵循近零能耗建筑的国家标准,创新性地融合了主动式与被动式节能技术,并巧妙利用可再生能源与生态固碳手段,自身便成为了一件活生生的绿色建筑教科书,向世人展示着可持续发展的无限可能,公园成为人民群众共享的绿色空间。
  传播生态理念,共建美好家园
  参观结束后,实践团成员在公园内部对市民开展了公益宣讲活动。成员们通过精心准备的宣传资料和生动的讲解,向市民们详细介绍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刻内涵,“新质生产力本身绿色生产力”的重要理念,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的诸多措施。在宣讲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还积极与市民们互动交流,解答他们的疑问,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绿色生产力的理解。
  “‘绿’色京津,‘新’唤未来”,这不仅承载着团队的独特标识,更是每位成员内心深处的精神火炬与实践航标。团队成员深入企业一线、科研机构腹地,亲眼见证新质生产力如何激活传统产业的沉睡潜能、引领新兴产业的蓬勃兴起。
  本次实践成为团队成员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精髓与现实问题紧密结合的桥梁,是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关键一跃,也是个人能力与全球视野同步拓展的璀璨舞台。通过深入细致的实地调研与思想激荡的研讨交流,团队成员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与现实应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新质生产力作为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的驱动力以及绿色生产力作为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由之路,对于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展望未来,实践团成员们表示将以此次实践经历为新的起跑线,将理论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持续深耕专业知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以青春之名书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作者: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西安交大发展成就观察团深入古都 探索西安高质量发展之路
  • “‘绿’色京津,‘新’唤未来”实践团活动纪实
  • 核心价值驱动的文化普及实践队开展社会实践
  • 瓷韵千年,华章共绘 —— 湖南信息学院“瓷韵传乡”团队赴醴陵陶瓷博物馆学习
  •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子前往泰兴市滨江幼儿园开展健康宣讲
  • 建设美丽乡村,关爱空巢老人
  • 四川农业大学“平心‘净’气”社会实践团队,通过线下走访了解人们对大气污染防治情况的认知程度
  • 深入泰山区,服务社区
  • 深入泰山区,服务社区
  • 为了服务家乡,开拓进取实践团成员于2024年7月20日至2024年8月20日,来到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上高镇人民政府东岳社区,开展了为期30天的
  • 08-28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