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广袤土地上,郎木寺的金瓦红墙彰显着百年的沧桑与辉煌。近日,这片古老的建筑群迎来了一群特殊的访客——一群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建筑专业大学生。他们带着对古建筑的敬畏和对地域文化的热爱,开始了对郎木寺的测绘与研究工作。
这些大学生,来自兰州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保护古建遗风,守护文脉传承”甘南文物遗产保护团队。在郎木寺,他们运用先进的测绘技术,对建筑的每一个细节进行精确测量和记录,从宏伟的门楼到精致的窗棂,无不体现出他们对古建筑保护的专业精神和对当地特色建筑文化的尊重。
(图为测量碌曲县郎木寺观音殿 拍摄者:李冰玉)
"古建筑的保护与传承,是每一位建筑专业学生的使命。"实践团指导老师洪生辉说。我们不仅关注建筑本身的结构和美学,更深入研究建筑背后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在测绘过程中,学生们与当地居民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了解建筑在当地居民生活中的意义,以及他们在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方面的智慧和实践。
(图为测量碌曲县郎木寺续部经堂 拍摄者:李冰玉)
实践团成员通过与当地居民的互动,了解了当地的建筑技艺和材料使用,感受到了地域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他们认识到,古建筑的保护不仅仅是技术上的修复,更是文化上的传承和发展。
与此同时,团队选派骨干成员参与甘南州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一线工作,为地方文化事业做出贡献。2名成员共计前往43个点,主要覆盖碌曲县和玛曲县,更新对当地的文化遗产的记录,助力于文化遗产保护事业。
(图为四普工作人员与团队成员 拍摄者:郭嘉辉)
"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尊重中国的古建筑,感受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团队负责人李冰玉说。相信通过这次测绘之旅,团队不仅能够为古建筑的保护和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也能够激发更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在甘南郎木寺的古建筑测绘之旅中,实践团以专业的视角和青春的热情,展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热爱。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古建筑保护的重要性,为传承和发展地域建筑文化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这次经历,不仅丰富了他们的专业知识,更激发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