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子三下乡: 韵传千古五禽戏,非遗文化永流芳

发布时间:2024-08-23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暑假期间,为了传承华佗五禽戏,推动非遗文化传播,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和素养,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华文化传承实践团前往亳州市谯城区,开展以“亳韵千年五禽·非遗健康同行”为主题的三下乡实践活动。
旭日晨练,感受五禽魅力
五禽戏,作为中国传统导引养生的一个重要功法,由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所创,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为基础,进行体操健身运动,旨在锻炼人的躯体和五脏,提升身体素质和抗病能力。同时,华佗五禽戏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医药养生文化的重要内容。
为了更好地了解华佗五禽戏和中医药文化,实践团第一站来到了亳州市的曹操广场。亳州,古称亳,别称谯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中国长寿之乡”的美誉。旭日初升,团队队员汇聚曹操广场中央,跟随赵方丽老师练习五禽戏,感受晨练的活跃气氛。老师详细地向队员们演示了五禽戏的动作规范和要点,并且纠正了一些动作。晨练结束后,队员们随机采访和调研了当地练习的人们,加深了对华佗五禽戏的了解。当谈及到优点时,“华佗五禽戏可以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老师说道。
图为实践队员跟随老师学习五禽戏
聆听讲座,传承非遗文化
实践团第二站是参加周金钟老师《浅谈华佗五禽戏与四季养生》的讲座。周金钟老师是华佗五禽戏第58代传承人,国家级非遗华佗五禽戏代表性传承人,亳州市华佗五禽戏协会会长。在讲解的过程中,他向实践队员介绍了五禽戏的发展历程,与脏腑的联系,以及对人的四季养生作用等。同时,他也提出了“华佗精神”之一就是勤奋好学,鼓励大家积极学习华佗精神和五禽戏,促进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同时,五禽戏在发展过程中,不仅在国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国际范围内也备受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了解、学习五禽戏,对中医药文化和华佗精神的传播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除此之外,队员们还观摩学习了五禽戏,纷纷表示学习五禽戏不仅是对中国传统健身方法的传承,更是对中华文化的弘扬,我们有必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将其发扬光大。
图为实践队员与老师合照
探访祖庵,跟随华佗印记
最后,实践团来到了历史悠久的华祖庵。这座占地1.3万平方米的古老庙宇,不仅是一处宗教圣地,更是中医药文化的瑰宝。庙宇内布局精巧,包括元化草堂、五禽戏台、药圃等众多建筑,每一处都散发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古药园中的洗药池。这个水池位于回廊的一侧,是华佗当年亲自洗涤药材的地方。绕过洗药池,一片绿意盎然的竹篱药圃映入眼帘。药圃内,各种中药材散发出阵阵药香。
沿着园区的步道继续前行,实践成员们来到了华佗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博物馆内陈列着各种中医药样本,展示了从神农氏时期以来中国中医药的发展历程。在这里,成员们不仅加深了对华佗生平事迹的了解,还深入感受到了华佗精神的核心——救死扶伤、医者仁心。同时,他们也学到了许多关于中医药文化的宝贵知识,对中医药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华祖庵
在这次实践中,实践团队成员们对五禽戏非这一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从而进一步坚定了文化自信。同时,团队成员们不仅巩固和锻炼了自己的专业能力,更为五禽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展现了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责任。




 
作者:陈婷 来源: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走进甘霖助学,关注乡村儿童成长
  • 走进甘霖助学,关注乡村儿童成长
  •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多专业学生组成的的大手拉小手,共筑蓓蕾池实践团队,在校管理学院的支持和指导下,来到徐州市贾汪区耿集的甘霖助
  • 08-23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