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竹镇烽火——红色记忆与英雄赞歌

发布时间:2024-08-23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在南京市六合区的怀抱中,竹镇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熠熠生辉,成为了一方不屈的热土。这里,英勇的抗争与感人的故事交织成一幅幅壮丽的画卷,让人仿佛穿越时空,亲历那段可歌可泣的岁月。
竹镇抗日纪念馆,如同一座历史的灯塔,照亮了那段峥嵘岁月。其中,朱二先生舍子救伤员的事迹尤为震撼人心。在牯牛山激战中,新四军高班长负伤倒地,幸得朱二先生之子朱祝明冒死相救,带回家中悉心照料。然而,医疗条件匮乏,伤员病情危急。朱二先生毅然决定,不顾个人安危,将高班长送回部队。途中,他机智应对国民党便衣特务的盘查,成功完成任务,展现了普通百姓的大无畏精神。而朱祝明则因留下作保,遭受毒打与拷问,直至新四军半塔保卫战胜利后才得以解脱,这段故事成为了竹镇人民英勇抗日的缩影。
在艰苦卓绝的抗战环境中,竹镇人民同仇敌忾,团结一心。青年们热血沸腾,率先成立了“青抗”组织,在武一青、夏英等人的带领下,誓言以青春之力,共筑抗日长城。他们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同时,“佛抗”与“文抗”的成立,更是将宗教界与教育界的力量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抗日洪流。慈觉和尚带领僧尼道士,以慈悲为甲,英勇为矛,协助后方,支援前线;教育界则利用知识优势,广泛开展抗日宣传,激发民众爱国热情,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竹镇的儿童团。这些稚嫩的身影,在罗炳辉将军的关怀下,由马家秀等宣传员组织起来。他们虽年幼,却心怀家国,以剧团、文艺宣传队等形式,向群众宣传抗日思想,为军队送去温暖与鼓舞。同时,他们还替烈属、军属分担劳动,值岗放哨,展现了超越年龄的勇敢与担当。儿童团的存在,不仅为竹镇的抗日斗争增添了一抹亮色,更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走进竹镇抗日纪念馆,这些红色故事仿佛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展现在人们眼前。它们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激励后人不断前行的精神灯塔。在这片热土上,无数英雄儿女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壮丽的篇章,他们的精神将永远镌刻在六合区竹镇的大地上,激励着后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竹镇的红色故事将永远熠熠生辉,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作者:谈超 来源:社会实践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徐映峰的抗美援朝岁月
  • 竹镇烽火——红色记忆与英雄赞歌
  • 守护文化根脉,传承时代精神:实践队探访河南新乡与山东潍坊文化瑰宝
  • 银龄智慧启航,清洁焕新行动—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实践团赴滁州市老年大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 湖大学子“三下乡”纪实: 襄阳太平店地膜污染治理回收利用调研之旅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