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江西师大学子暑期三下乡:深入荷田民居 探寻“三雕”魅力

发布时间:2024-08-22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近日,为了探寻婺源三雕的当代文化价值,“觅茶香古韵,访世外桃源”实践队来到了婺源县荷田村。在当地村委会干部的带领下,实践队参观了荷田村的方金喜宅。

  (图为荷田村村干部为实践队讲解徽派建筑。 通讯员 彭丽熙 摄)

  2006年5月20日,徽州三雕(婺源三雕)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婺源三雕,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婺源三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明清时期因徽商的兴起而达到鼎盛。

  保存至今的婺源民居基本上是明清时代的建筑。白墙、青砖、黑瓦;高屋、洞窗、飞檐,朴素典雅,又端庄灵动。装饰艺术主要体现在木雕、砖雕和石雕上,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其图案大多取材于神话传说、戏曲故事、风俗习惯、山水风光及动物花木等。

  进入方金喜宅,映入眼帘的就是这块精巧细致,布局严谨的砖雕。砖雕装饰多用于住宅的门罩、门楼、门额,材料为质地细腻的水磨青砖。

  (图为荷田村方金喜宅内的砖雕。 通讯员 彭丽熙 摄)

  木雕装饰则多用于建筑的梁架、拱托、门窗、栏杆等。木雕装饰要求构图饱满、形象生动、线条流畅、刀法干净。

  (图为荷田村村干部讲解方金喜宅内的木雕装饰。 通讯员 彭丽熙 摄)

  实践队队员观察雕刻时久久挪不开脚步,注视着那一块块青砖,一根根木雕,就仿佛亲眼看到了几百年前匠人打造这些宝物时的场景。三雕是中国古建筑的瑰宝,这些雕刻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才能和艺术创造能力,更反映了一种工匠精神。器物有形,匠心无界。工匠凭借的是精益求精的追求,以专长造物,在专业的不断精进与突破中演绎着“能人所不能”的精湛技艺。古徽州的匠人们正是凭借着这种精神为当代青年留下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雕刻作品。

  这些古民居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实践队队员意识到用文字、照片、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去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传是每一位青年的责任。当代青年不仅要学好国际语言,更要踏足广袤的中国大地去了解中华历史与文化,并用心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通讯员:彭丽熙 赵若颖 谢佳颖)

作者:彭丽熙 赵若颖 江慧如 段思勤 程小英 郑乔鸿 谢佳颖 袁欣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徐映峰的抗美援朝岁月
  • 竹镇烽火——红色记忆与英雄赞歌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