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走进板底乡,探寻彝族非物质传统文化——撮泰吉

发布时间:2024-08-20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走进板底乡,探寻彝族非物质传统文化——撮泰吉
中国青年网毕节7月12日电(通讯员龚忠念 李斌杰 )2024年7月12日,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扬红色基因·共筑中国梦”实践队。走进宁静的板底乡,踏上寻找非物质传统文化的道路,这里是彝族撮泰吉的发源地。撮泰吉——作为彝族传统戏剧的瑰宝,被誉为戏剧的“活化石”。在彝语中,撮意为人或鬼,泰意为变化,吉意为玩耍游戏,一般译为人类刚刚变成的时代或人类变化的游戏,简称变人戏。其意在于借助先祖的威灵来庇佑后裔和驱逐邪魔瘟疫,所以撮泰吉的含义又理解为请变成鬼神的先祖来保佑后裔的游戏或人变鬼神的游戏。彝族撮泰吉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弘扬并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图为彝族表演撮泰吉时所使用的道具。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斌杰 摄

图为实践队队员体验彝族撮泰吉表演道具。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龚忠念 摄

图为实践队队员体验彝族撮泰吉表演道具。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龚忠念 摄

图为实践队队员体验彝族撮泰吉表演道具。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龚忠念 摄

图为实践队队员体验彝族撮泰吉表演道具。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龚忠念 摄

图为实践队全体队员与彝族表演撮泰吉道具留念大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菘泽 摄
 
作者:李斌杰 龚忠念 来源: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传递汉字之美,弘扬文化精髓
  • 传递汉字之美,弘扬文化精髓
  • 2024年8月16日,塔里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情暖童心,守护花开”志愿服务团队在阿拉尔市幸福路街道新苑社区,成功的开展了一场以“&#16
  • 08-21
  • 仰恩大学“蓝脉护航”实践队开展“禹我护河湖,共筑生态梦”社会实践活动
  • 长安大学三下乡|重温红色经典,感悟革命文化
  • 走进板底乡,探寻彝族非物质传统文化——撮泰吉
  • 聊城大学:科普实践伴成长,童心启智向未来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