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学子三下乡:时代之兴,小康之家中国青年网2024年7月11日电通讯员(李斌杰 龚忠念)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扬红色基因·共筑中国梦”实践队,7月11日,来到毕节市七星关区高流村林坪组并走访了当地村民家庭,深入了解村民门牌上——小康之家背后的故事。该村民之所以被评为小康之家是
因为通过参与村里的民宿发展项目,将自家闲置的房间重新装修成民宿,不仅增加了家庭收入,还带动了村里的乡村旅游发展。并且通过发展农业、参与合作社、外出务工等多种方式,收入水平显著提升,达到了小康标准。不仅实现了温饱有余,还有了稳定的就业渠道和经济收入。

图为实践队队员访问并记录小康之家。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李斌杰 摄

图为实践队队员访问并记录小康之家。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李斌杰 摄

图为实践队队员访问并记录小康之家。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李斌杰 摄

图为实践队队员访问并记录小康之家。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李斌杰 摄

图为小康之家自己养殖的野生蜜蜂。中国青年网通讯员龚忠念 摄

图为小康之家自己养殖的野生蜜蜂。中国青年网通讯员龚忠念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