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在未来五年显著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到2035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为深入了解苏州科技创新发展,8月17日,由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本科生组成的“水韵变迁探索小组”前往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u+科技产业园进行探索与实践。
小组成员首先采访了产业园区负责人,负责人介绍科技产业园区的建设便利了生产,资源配置十分合理,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减少了因寻找配套设施而产生的费用支出。科技园区通过成熟的管理和影响力,不仅带动了当地教育和科研的发展,还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不停地派生新企业。这种管理和影响力有助于园区的持续发展和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的经济活动。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对科技园内企业的研发及发展壮大有极大的帮助,这种支持体现在对科技园内企业的研发及发展的高度重视上,有助于企业的成长和发展。科技园区内或附近有许多高校和丰富的研究资源,为科技园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和牢固的科研基础。这些资源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了园区的创新发展。
图为小组成员与负责人进行访谈 汤李雨昕 摄
随者工作人员的引导,小组成员首先参观了科技园的核心——高科技展示区,近距离接触到了最新的科技成果,从人工智能的创新应用到新能源技术的突破,每一个展台都展现了科技的力量与魅力。
随后,成员被分成了几个小组,分别与科技园内的几家科技企业进行了深入交流与互动。每家企业的代表向学生们介绍了各自企业的主营业务、技术优势以及在行业中取得的成就,同时,也分享了企业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挑战与经验。这样的交流不仅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也激发了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的热情。成员采访了科技园工人日常的工作情况。
图为工作人员生产车间 汤李雨昕 摄
科技园工人的工作内容涵盖了科技园基础设施的维护、技术支持、安全管理、清洁服务、后勤保障等多个方面,他们作为科技园的基石,对于科技园的正常运行及营造创新、高效的工作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技园工人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工作,为入驻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促进了科技创新与发展的环境建设,对于推动园区的持续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但据工作人员表示任有一定的问题需要解决。普遍存在规划雷同、功能定位不清、产业特色不鲜明等问题,导致同质化竞争激烈。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也难以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难以吸引和留住优质企业和人才。但普遍存在规划雷同、功能定位不清、产业特色不鲜明等问题,导致同质化竞争激烈。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也难以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难以吸引和留住优质企业和人才。科技园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搭建、人才引进与培养等方面。然而,融资渠道有限、资金利用效率不高成为制约科技园发展的瓶颈。特别是对于初创期的高科技企业,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难以快速成长。
图为小组成员采访工作人员 汤李雨昕 摄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小组成员不仅亲身体验了科技的力量,更深刻理解了科技如何在社会发展中扮演关键角色。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创新热情,也培养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投身科技领域、推动社会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投稿:会计学院 薛晨诗
审稿:会计学院 蔡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