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立足专业、发挥优势、服务社会,为建设健康乡村增添新动能。7月7日至12日,四川省成都市西南财经大学“知行合一实践队”赴温江区万春镇幸福村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结合西南财经大学的专业优势,本次实践活动聚焦于观察幸福村的发展成果上。活动旨在学习感悟经济学理论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实地观察、总结幸福村的发展成果,同时使社会各界更多人关注到幸福村“三自两化”的运营模式,助力更多乡村建设与发展。

图为实践队采访当地村干部 贾晨艺供图
在幸福村,团队与当地村干部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到万春镇幸福村打造了4A级景区、成都市“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示范项目:“幸福田园”。幸福村村民们通过集体建设用地抵押融资、财政配套资金等方式群策群力,从集体固定资产不足十万元一路飙升至2.2亿元。与此同时,幸福村以“农业+”融合发展为抓手,走一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子,持续完善农村产业链。

图为实践队走访当地基础设施建设 贾晨艺供图
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实践队观察了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及群众生活。绿树、鲜花、蓝天、白云映入眼帘,三层小别墅点缀其中。青橘、茄子、苦瓜、西红柿等作物分布在别墅四周。形成民居、林木、花卉、绿道等布局合理、功能多元、错落有致的田园景致。
村民们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积极配合采访。在采访中,团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村庄的发展现状以及村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当地村民提到幸福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极大地提高了村民年收入。村民纷纷表示对目前生活现状很满意,可以通过耕种田地、民宿经营、草木买卖等多种途径来增加家庭收入。幸福村旅游业的壮大不仅依靠本地群众,还吸引力许多外来商户经营买卖。一位经营民宿的外来商户说到“平时生意不多,一般是周六周天和节假日,夏天和冬天都是淡季,在不是淡季的情况下主要是周六周天的游客比较多。”
“幸福田园”作为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示范项目,团队对其进行了重点观察。家喻户晓的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正是以“幸福田园”为创作源泉,这里小桥流水、湖泊星罗、草丰树茂、青砖白瓦、宁静惬意。“幸福田园”拥有景观大道、游客中心、音乐广场、湿地公园、文化体验馆以及三大特色功能区。首先,团队来到了文创艺术演艺区,这里有各类艺术工作室、展览空间及表演场地,聚焦于音乐艺术的创新与传播,为游客提供沉浸式的艺术体验。在这里,团队着重参观了复古绿皮火车主题文化体验园。在康养度假休闲区,设有美佳乐康养度假村,度假村依托于自然生态优势,开发健康养生项目,提供传统养生疗法、疗养设施,以及静谧的度假环境,让游客在自然中放松身心。在最后,团队参观了农业观光旅游区,队员们近距离接触农作物生长过程,了解农耕文化。
回顾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员实地观摩了幸福村的发展现状,学习感悟到经济学理论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体会幸福村以党建为引领,把握时代发展机遇的积极态度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在观察的同时也要尽自己所能,积极帮助当地群众,积极对外宣传幸福村。
团队将采访记录、参观照片和视频等影音资料实时发布在自媒体平台上,这些平台涵盖了大学生、社会各界及各个年龄段人士。平台内容侧重宣传幸福村特色产业和美好风景,带动当地旅游业进一步发展,以广告形式帮助当地群众销售农产品,同时呼吁大家关注乡村振兴发展成果。幸福田园及相关产业的规模仍在扩大,本次活动的宣传也能及时地宣传当地民宿、新旅游园区的建设情况,有益于幸福村施工项目的融资、招商和工人招聘,促进周边群众就业,有助于社会和谐稳定及实现当地群众奔向小康、发展美好生活的愿望。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获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为当地农业、旅游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体现了西财学子良好的精神面貌和专业素养,接续了西财百年荣光。

图为实践队大合照 贾晨艺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