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染宣纸,书就苍劲风华;诵读绕梁,情深意长;琴音跳跃,旋律悠扬......近日,安徽师范大学“享学”志愿服务团队走进蒙城县王集乡开展支教活动,以教育之光守护童心、共绘乡村振兴的多彩画卷。
这支实践团队由11名学生志愿者与1名带队老师组成,已开展了为期15天的支教之旅,为蒙城县58名小学生带来75节充满童趣的艺术课程,如春雨般滋润了孩子们渴望知识的心田。
学有所“享”,行有所往。备课、磨课,准备教具是支教团的“小老师”们每天都要“打卡”的任务,也是享学志愿者们保证课堂质量的“秘诀”。“第一次与小朋友们见面,大家年龄都非常小,我总是担心小朋友们听不懂,将PPT一改再改,希望可以用最短的时间教会小朋友们!”深夜的自习室灯火依旧,来自大一的志愿者汪乙乙一遍又一遍地复盘着新课的内容,不知疲倦。
迎着清晨的第一抹阳光,伴着清脆的上课铃声,来自多个年级的学生们,在志愿者们的引导下有序地进入各类教室。孩子们有的专注于折纸,希望“建造”一架最酷炫的新式飞机,有的轻提笔尖,痴迷于书法文化的魅力,有的醉心于阅读,沉浸在书籍的海洋中无法自拔……
如何维持课堂纪律?队长靳雨晴总结出了管理经验:“对于那些特别调皮的孩子,要时时关注和提醒,通过眼神示意和加重语气来维持课堂秩序,另外,要多表扬自律又爱学习的小朋友们,让大家互相学习和监督。”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小朋友们都逐渐养成了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此外,小朋友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也超出志愿者们的预期,总能给志愿者们带来一个又一个“惊喜”。“同学们的动手能力非常强,基本都能在看两遍教程之后就复刻出一个个精美的蝴蝶,甚至有的同学能够折出可爱的动物和精美的汉服”志愿者主讲人卢婧在教学了“折蝴蝶”这门课后激动地说。其他主讲人也深有同感,并在每日的教学反思上总结经验,提出要深入研究学情,提高在课堂上随机应变的能力。
“讲课的老师们都很辛苦,每天早早地来到教室上课,还要辅导孩子做作业,对小孩儿也认真负责,每一个都是好样的。”当蒙城县团委刘海涛主任询问家长们的意见时,一个家长竖起大拇指,激动地说道。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这个盛夏,享学志愿者们与孩子们相约蒙城,共同见证了知识从“播种”到“收获”的过程。志愿者们表示:希望这次支教活动不仅能为孩子们带来知识更能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茁壮成长,成为乡村振兴的中流砥柱,为家乡的繁荣贡献无尽力量。同时,享学志愿者们也将不断夯实专业技能、丰富知识储备,以更加坚定的步伐投身于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