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沿江而行,踏浪“千万”:南京审计大学浙里振兴实践小分队探浙里千万工程

发布时间:2024-08-16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和明确要求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南京审计大学浙里振兴实践小分队沿着习总书记的足迹探访浙里“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寻找乡村振兴新时代经验。
7月10日至7月13日,浙里振兴实践小分队沿江而行,探访了杭州市萧山区梅林村、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永安村、小古城村、径山村、宁波市奉化区滕头村以及湖州市安吉县余村。
一、风起梅林,花开“千万”
7月10日,浙里振兴实践小分队沿着习总书记足迹前往梅林村。
“千万工程”起源于梅林,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梅林村就规划先行。2003年6月,“千万工程”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主持下正式开启。
探访之旅在梅林村的展馆拉开了序幕,展馆全面展示了梅林村因“千万工程”从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到乡村振兴示范点的华丽蜕变的过程。
“在习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我们村里基本没有高污染企业,生态很好,吸引了村外的人来定居,把资源变成了资产。”村委会工作人员说道。
梅林村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发展初就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梅林村的名字就是取自梅林湾。梅林湾两岸有滨水平台,平台上常有外乡人驻足享受自然之美。
浙里振兴实践小分队与多位村民通过问卷和对话结合的方式进行了交流,深入了解村民对“千万工程”的切身感受。村民们纷纷表示,“千万工程”以来,乡村环境显著改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文化活动更丰富;同时,梅林村创办的乡村工业率先领富,村企联建共创反哺致富,多村抱团发展奔向共富,村民们切实感受到“千万工程”带来的长期效益。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小分队发现梅林村闯出的是一条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资产的生态保护道路。

二、径山三村,一村一路
7月11日,浙里振兴实践小分队沿着习总书记足迹到了径山镇。
实践小分队探访了解到径山镇永安村走出了一条“稻”路——八村共富,在依托“乡村造梦师”人才组织化引培基础上,围绕八村“一村一品”特色发展策略,9村抱团强收益,1村出地8村出资。永安村打造出了千村共富新模式。
实践小分队认识到,永安村发展本村特色之“稻”,走合作“稻”路鼓了村民的钱袋子。

实践小队的分队成员走访了解到小古城村走出了“议”路——小古城村村民在大樟树下议事,以围坐交谈的方式进行民主议事,而非村内大会堂里开会议事,更贴合民众,将议事轻松化,让民主简单化,让村民真正参与到民主议事当中来。
实践小分队意识到,小古城村结合本村特色,走大樟树下的“议”路让村民参与民主。

实践小分队的另一分队和径山村村民交流与实地走访得知,当地开了很多茶厂和特色农家乐,而径山村从以前落后的小山村摇身一变成了现在共同富裕示范的乡村。
实践小分队在径山村看到本村特色之“茶”,径山村走“茶”路,将茶文化与优美生态资源转化为实际的资产,实现文化与经济双收。
实践小分队认识到,径山三村,发现特色,利用特色,不照搬别村发展之路,走适合本村的道路。
三、奉化滕头,常青之树 
早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勉励滕头村:“常青树不容易,一定要继续走在前列。”
7月12日,浙里振兴实践小分队的分队成员继续沿着习总书记的足迹,前往了被誉为“常青树”的滕头村。
在热情的张子晨副主任的带领下,2人小队参观了村史展馆——馆内介绍了滕头村是如何在党的领导下从“田不平,路不平,亩产只有二百亩零”的农村变成国内外颇享盛名的新时代农村。
张跨越主任强调,“党建在滕头村振兴过程中非常重要。”
滕头村坚定党的领导,在2021年就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小队意识到,滕头村是奋力生长的“常青树”,滕头村如今参天大树般的模样离不开多年奋斗,更离不开坚定党的领导。
在张跨越主任的带领下小队成员在村庄内穿行,村内美景醉人。滕头歌谣“田成方,楼成行,绿树成荫花果香,清清渠水绕村庄”,果然不虚此言。
“我们村已经是‘世界十佳和谐乡村’,而且已经建设成5A级景区。”张跨越主任这样说到。
“前面是乡村振兴学院,这里培训着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同时,村里正在建设新的未来社区。”
小队认识到这是一棵树根延展的“常青树”,滕头村以其独特江南风光为依托,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利用生态发展资源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村民生活,努力将本村“红色引领、绿色发展、金色未来”发展经验转化为全国经验。
小队成员采访了当地村民傅爷爷,他说:“村子发展的好主要有三点,一是村委党委班子团结;二是村民思想觉悟高,坚决拥护村委的领导;三是乡村振兴学院的设立在全国起到带头作用。”
小队还从村民处了解到他们生活富足,村子重视文化、健康与教育,而村委班子团结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小队意识到,这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常青树”,滕头村全面发展,不仅重视生态与经济,还重视文化教育建设。

四、看见余村,听到“两山”
 7月13日,浙里振兴实践小分队的分队继续沿着习总书记的足迹,来到了湖州市安吉县余村。
步入村庄,小分队成员们便被余村山清水秀的风景捕获了。从整齐的民居到清澈的溪流,每一处都如诗如画,每一处都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为了更真实地了解余村的发展状况,小队成员向当地民众发放了问卷进行调查,收集到了珍贵的第一手信息。问卷内容涵盖余村过去、现在、未来等多个维度。同时,小队成员们还与当地民众交谈,倾听他们的心声,听到了“两山”理论下余村真真切切的发展,也听到了他们进一步的期盼。
实践小队看到余村切切实实在“两山”理论指导下,走绿色发展道路,也从当地民众口中听到“两山”理论下余村的切实效益。

五、沿江而行,踏浪“千万”
自2003年“千万工程”启动以来,浙江乡村振兴成效显著,浙里振兴实践小分队沿着习总书记的足迹,沿着浙江江河踏浪而行,探寻浙里“千万工程”,寻找农村现代化新经验。
实践小分队探访6个村庄,总结经验发现乡村振兴必须结合本村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走出自己村的道路来;农村找到适合的道路后要想发展真正实惠到每个村民,必须多方面建设——文化、教育、医疗、文体活动等方面。
作者:王诗妤 来源:南京审计大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元”气科技注活力
  • “元”气科技注活力
  • 为响应国家号召,深入理解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江西财经大学虚拟现实(VR)现代产业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伍“元”气VR实践调研队来到
  • 08-16
  • 心欣乡溪实践队探访滨海特色民宿,探索文旅渔创新融合发展之路
  • 《“乡”约盛夏,遇“践”青春》——哈尔滨铁道技术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 “扶老携幼,智善智美”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嘉禾智养暑期实践调研团助力银发经济向阳而生
  • 堰里茶香飘十里,“源”“源”不断助振兴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