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暑假实践 | 老有所忆 幸福留影

发布时间:2024-08-16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老年群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物质生活得到保障的今天,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凸显出来。立足这一社会课题,东南大学青心“印”桑榆团队联合南京市雨花台敬老家园开展了本次给老年人公益拍照的社会实践活动,希望通过此次拍摄活动定格独属老年人的光影瞬间,让他们感受到关爱与尊重,也希望能以团队的点点光芒凝聚起全社会的“敬老爱老之力”。
活动前期——精心准备,
在前期准备阶段,团队成员进行物资的筹备工作,精心挑选合适的化妆、造型以及摄影工具,确保能够为老年人呈现出最佳的拍摄效果,充分展现他们的风采和魅力。同时,团队积极与雨花社区联系,确定一个环境舒适、光线良好的拍照场地,以为老年人提供一个舒适、温馨的拍摄环境,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享受拍摄的乐趣。
 
拍摄现场——快门按下,定格幸福
 爱心排队,整理仪表。在正式拍摄开始前,敬老家园负责人和实践团队向各位老人介绍本次活动的目的及流程,安排好拍照顺序后,老人们有序地坐在座位上,团队成员依次为他们整理仪表、简单化妆,以留住他们最美好、最动人的一面。
瞬间定格,幸福留存。拍摄过程中,团队成员耐心地为老年人调整衣服的着装和坐姿,讲解拍摄过程中的注意细节以及表情管理,“奶奶,笑一笑,不要紧张,比个耶”伴随快门的声音,相机定格下了一幕幕最美的画面。
 
相濡以沫,弥补遗憾。在拍摄现场,一位爷爷牵着奶奶的手来到了镜头面前。“我跟老伴今年82了,结婚已经60年了,从来没有拍过一张合照,要是没有你们,恐怕这辈子都不会有合照咯”,老人用轻松的话语道出了与爱人年轻时的遗憾以及对这次拍照活动的期望。团队成员指导两位老人就座,让两位老人挽着手,最开始两位老人有点拘谨,最后在现场热烈的氛围下慢慢放松下来,留下了这张珍贵的合照。
 
时光交错,敞开心扉。在排队等候区,为了进一步走进老年人的内心,团队成员与和老人们开始了“拉家常”,老人们纷纷打开了话匣子,讲起了自己年轻时的故事、家庭的故事,藏于心底的情感与话语有了表达的机会、倾诉的对象。
 
实践成果——岁月留影,温情永驻
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将拍摄的照片留存归档给雨花社区,并且把照片打印出来送到了每一位老人手中,老人看着照片纷纷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或是追忆年轻岁月,或是感叹光阴流转,还有不少老人感慨这是自己人生中拥有的第一张正式照片,这也便是本次活动的意义所在!除了照片留存外,团队成员也用视频的方式记录下了本次活动的点点滴滴,有社区工作人员为老年群体的无私付出,有老年人在镜头前自然流露的笑容其中夹杂着些许的紧张与羞涩,有团队成员与老年人的温暖互动与真诚交流,短暂的欢笑、温情、感动获得了永恒的意义。
 
成员心得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摄影记录,更是一次跨越代沟、温暖心灵的感人经历。
这次实践让我更加珍惜与老年人相处的时光,意识到我们应该用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去倾听、去关爱他们。摄影成为了我表达这种关爱的方式之一,它让我有机会记录下老年人生命中的珍贵瞬间,也让我有机会传达出社会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怀。
总之,为老年人拍照的实践让我收获颇丰。我不仅提升了摄影技术,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用心去感受老年人的世界,如何用镜头去传递他们的故事和情感。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摄影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和生命的记录。每一次快门的按下,都是对老年人生活片段的捕捉,也是对他们丰富人生经历的致敬。
此次活动让团队成员有机会通过镜头记录下独属老年人的幸福瞬间,去了解并传递他们的故事与情感,成为闪烁在他们黄昏小路上的颗颗星星,也希望此次活动能让社会的关爱与温暖如盏盏明灯,照见一幕幕安享晚年、乐享晚年的和谐图景!
星光纵然微弱,也能照亮一隅。
(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心“印”桑榆团队)
作者:青心“印”桑榆团队 来源: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元”气科技注活力
  • “元”气科技注活力
  • 为响应国家号召,深入理解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江西财经大学虚拟现实(VR)现代产业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伍“元”气VR实践调研队来到
  • 08-16
  • 心欣乡溪实践队探访滨海特色民宿,探索文旅渔创新融合发展之路
  • 湖医学子进社区:花开扶智,医路助行
  • 守枝丫,成繁花
  • 守枝丫,成繁花
  • 湖北医药学院蒲公英为梦而生志愿服务队于十堰市郧西县河夹镇中心小学开展暑期大学生三下乡支教活动。
  • 08-16
  • 家中实践之旅--宿迁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