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审计大学“童”行绘梦团队赴宿州市埇桥区为留守儿童打造航天梦想课堂
2024年,是中国探月工程迎来二十载璀璨历程,也是北斗工程步入三十周年的辉煌篇章。在这一中国航空航天事业蓬勃发展的里程碑时刻,南京审计大学“童”行绘梦团队怀揣对浩瀚星空的憧憬与对留守儿童的关怀,于炎炎夏日之际,深入基层,启动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活动。他们将航天课堂带入乡村,为留守儿童开启了一场“航天筑梦”主题科普活动。
活动筹备之初,“童”行绘梦团队的成员们聚在一起,讨论如何为孩子们设计一堂既有趣又富有教育意义的航天课。经过反复推敲,他们决定结合讲述航天知识、动手制作航天模型两大环节,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在寓教于乐中激发探索未知、追逐梦想的无限热情。
课程伊始,志愿者们与宿州埇桥区恒馨社区的孩子们共同探索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历程——从最初的蹒跚学步到如今的翱翔寰宇,每一次火箭的轰鸣、每一回卫星的闪耀,都让他们的心潮澎湃不已。
航天发展历程、火箭发射原理以及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生活……志愿者将复杂的航天知识变得直观易懂。此外,他们还向孩子们介绍了钱学森、任新民等航天先驱的光辉事迹,他们为了国家的航天事业,毅然决然地舍弃了海外优渥的生活条件,毅然踏上了那条荆棘满布却又星光熠熠的“两弹一星”征途,这些英雄事迹在孩子们的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孩子们纷纷表示,要以这些航天英雄为榜样,学习他们身上的宝贵品质,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
在动手制作航天模型的过程中,孩子们发挥想象力,亲手打造了属于自己的航天梦想。他们小心翼翼拼接每一个零件,将航天器的复杂结构逐一拆解再重组,每一步都充满了认真与专注。虽然遇到了不少困难,但他们并没有轻言放弃,而是相互鼓励、共同解决。随着模型的逐渐成型,这不仅加深了孩子们对航天器结构的理解,更增强对航天事业的认同感,在心灵的画布上勾勒出对浩瀚宇宙的无尽向往。
随着航天主题教学的圆满落幕,这场跨越城乡的航天教育之旅,不仅见证了知识的传递与梦想的接力,更彰显了青年学子勇担社会责任、关爱弱势群体的时代担当。团队成员们相信,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激发更多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对梦想的追求,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勇敢、坚定。未来,在这条充满爱与梦想的道路上,“童”行绘梦团队将不懈努力,让每一颗心灵都能沐浴在爱的阳光之下,让每一个梦想都能在现实的土壤中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作者:张佳仪,王煜岚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元”气科技注活力
- 为响应国家号召,深入理解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江西财经大学虚拟现实(VR)现代产业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伍“元”气VR实践调研队来到
- 08-16
- 守枝丫,成繁花
- 湖北医药学院蒲公英为梦而生志愿服务队于十堰市郧西县河夹镇中心小学开展暑期大学生三下乡支教活动。
- 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