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在不断发展,时代在不断进步。往往我只会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说,但没有亲身体验,了解的知识少之又少。为了提高我的综合素质,我参加了巢湖学院举办的“三下乡”活动。希望通过“三下乡”,能让我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在实践中肯定自己的价值,认识自己的不足,同时也让我体验农村生活,了解现如今农村的状况,并结合发展,探究社会发展带来的利弊,进行自我反思。
7月15日,安徽巢湖学院绿色低碳文明宣讲团在六安市金安区松店村开展为期4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完美幕。这天是阴天,雨刚刚停歇,空气中带着丝丝飘香的泥土的气息,早晨的村子还是一片寂静,让这炎热的夏天里也有了一丝清凉。我和我的队友们都精神抖擞,一副欣欣向荣的样子来到了松店村委会。我们早就与村委会负责人进行了沟通,所以我们很快开始了活动。
我觉得要深刻认识“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的理念就应该从小抓起,由于教育资源的短缺,经过我们的了解,发现这里的学校平常并不怎么向学生科普低碳环保的知识。所以我们团队以趣味小游戏的方式让当地小朋友们认识到了废纸还可以再生纸,简单的方法便可以少砍一棵树,多一个纸张。我也没想到废纸还可以再生纸,不仅仅是这里的孩子还有我,都深深体会到了低碳环保可以通过如此简单的方式。

图为小朋友们将废纸片用水搅拌成糊状,以便制作再生纸。胡琰佳 供图
村委会负责人们非常的热情也愿意配合我们的工作,为我们提供了休息和吃饭的地方。当天下午我们又开始了活动,我惊讶当地学校没有给孩子们进行垃圾分类的教育,也感叹时代进步,可以让我们给孩子们进行科普教育。我们队长在给孩子们进行垃圾分类PPT演讲的时候,我就在台下,看着孩子们一幅幅渴望知识的眼神,积极踊跃举手发言。我感到开心,年轻的生命力如此旺盛,我也情不自禁的投入进去。科普结束后,我负责了垃圾分类小游戏的材料制作,小朋友的动手能力也很强,用废纸叠了四个纸盒,我在四个纸盒上分别标注了其他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让我对了四大垃圾更加清晰。小朋友们只需要将我写在小纸条上的垃圾比如苹果核、废弃电池、剩菜等投入到正确的纸盒里即可得到我们的奖励,我觉得通过这种小游戏不仅将垃圾分类知识深入孩子们的心里,同时也养成他们垃圾分类的习惯。
我所学的是生物制药专业,我们平常会有一些实验课,在我们做过的这么多实验里,有一个实验让我印象深刻,那就是叶脉书签的制作,叶脉书签的制作过程可以作为一种环保教育手段,通过手工制作活动,向孩子们传递绿色环保的理念,使环保教育变得生动有趣。制作和使用叶脉书签的过程中,我能够感受到自然之美,增强了我和孩子们的环保意识,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加倾向于选择环保、绿色的产品和生活方式。也希望通过我们的教育,以现代方式的推广和创新,不仅保留了传统文化,还赋予了其新的生命力,使孩子们能够了解和传承这一技艺。

图为志愿者耐心指导小朋友进行叶脉书签的制作。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韩宇航 供图
三下乡的这4天过得很快,我们的活动迎来了告终,我们感谢了支持我们的村委会和可爱的孩子们。坐上回程的车子,我望着窗外思虑了很多,孩子们的笑脸在我脑海里荡漾,我想这次三下乡活动是成功的,从孩子们认真学习知识的样子我就可以看出来,我们的宣传没有失败,让他们从小培养低碳生活的观念。
这短短的4天时间里,我们有过感动,有过心酸,有过无奈;我们品尝了酸甜苦辣;也让我明白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让我懂得了组织纪律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让我体会到了教育对一个村,一个家庭,一个孩子有多么重要。在三下乡过程中,让我有机会接触和了解不同地区的传统文化,这有助于我理解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同时也提醒我们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通过这次三下乡活动我更深入地了解社会,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通讯员 刘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