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通知》,为紧扣新质生产力对卫生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深入了解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考察县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切实体会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难点与痛点。7月12日上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新质转型之智慧医疗调研队”满怀热情与朝气走进红安县人民医院进行调研学习,针对智慧医院信息化建设以及县域医供体发展与院方进行积极的交流与讨论,为红安县智慧医联体建设提供建议与助力。
图为实践队合影。徐娟 供图
为将理论指导与标准大纲落实到基层医院的实际建设,红安县人民医院的领导为调研队介绍了至今以来医院发展的现状与成果。据悉,以红安县人民医院牵头的县域医供体为红安县48万人民提供医疗与公共卫生等各项服务,尽管服务人口众多,医疗压力巨大,以红安县人民医院为代表的县域医供体始终心系患者,艰苦奋斗,红安县人民医院连续7届获得湖北省文明单位和湖北省消费者满意单位,这不仅是红安县人民与政府对院方的认可,更展现了红安县作为革命老区,传续不断、薪火不熄的红色精神。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提高红安县人民医院的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院方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与标准,人民医院本院此次基于三级医院的等级提出“创三乙”的目标,新园区更是按照“三甲”标准建设,占地面积400余亩,总建筑面积28.8万平方米、开放床位1780张。
此外,会上院方针对医院信息化建设展开了具体介绍,红安县人民医院建成了包括HIS、LIS、PACS、电子病历、体检管理(HBR)等系统在内的数字化医院信息系统,广泛开展远程区域影像中心、心电中心、远程会诊中心等远程诊疗服务,有完善的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机制和管理制度,电子病历分级标准达到四级水平。总体来说,红安县人民医院在智慧医院信息化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医院信息化建设至今已初步建成一体化信息系统。但在调研团队进行深入探讨后,红安县医院信息系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在于,信息系统被分割为支撑医院医疗与医院管理而导致医疗卫生信息系统与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融合程度不高,信息系统一体化程度不高,部分功能信息化建设条块分割,影响医务人员的办公水平和患者的就医体验。针对该问题,调研队在了解医院信息系统各具体模块设计,结合在黄冈市以及全国其他地区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经验,对系统进行了具体评测,并针对包括药物登记与检测、DIP评分等具体问题提出了完善系统建设的思路,为红安县人民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参考与助力。
会后,调研队在院方带领下参观了红安县人民医院信息科,并针对会上提到的医院信息专科考核内容的标准,对信息科建设的基础条件、技术队伍、信息化服务能力、信息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与效益以及创新能力六大模块进行了深入了解。其中红安县人民医院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对于数据安全的访问控制、用户管理以及风险评定等模块通过电子综合态势大屏进行直观全面的监测,医院信息安全问题有所保障。
7月12日下午,调研队来到红安县人民医院产业园区分院进行调研学习。据介绍,院区将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划分给院区背后的觅儿寺中心卫生院,特色的将医疗卫生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分割到两个院区进行专项工作,这种特色体制不仅是卫生院基于院区发展历史的现实做出的决策,同时也反应出基层医院医疗服务系统与公卫服务系统的一体化程度不高,职能与信息化建设割裂的现状。此外,院区下设11个乡镇卫生院,存在医疗床位紧张的问题。经调研队讨论,解决这些问题是无法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红安县县域医供体内医疗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以强带弱,同时地方政府应当引起重视,促进医疗资源的均衡分配和共享,解决资源下沉与资源集中的矛盾。
图为实践队合影。徐娟 供图
此次红安县智慧医疗调研活动对调研团队而言是一次深入的学习,也是一次扎根基层的实践。红安县智慧医联体建设的成果值得学习,但同时也存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此次实践的过程,正是深入基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新质转型之智慧医疗调研队”秉承“进德修业,自强不息”的院训,愿为红安县医疗卫生事业和居民的幸福健康提供绵薄之力,用所思所学践于基层,造福群众。(通讯员 杜福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