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大大精神,重温红色故事,感悟红色文化,7月16日上午,东北林业大学“耕志报国”队走进黑龙江省海林市杨子荣纪念馆,开展以“红色思想铸魂“为主题的参观活动。追寻红色足迹,赓续革命血脉,汲取奋进力量,鼓舞青春斗志。“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杨子荣精神“激励着一代代龙江儿女,我们的实践团队成员们也感触颇深。
图为场馆团队成员自我参观(付贤优摄)
海林市杨子荣纪念馆是为了纪念著名侦察英雄杨子荣烈士而建,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东山烈士陵园内。占地面积 9.77 万平方米,由烈士墓区、植物园区、纪念馆区和军事展区四部分组成。主要建筑物有革命烈士纪念碑,杨子荣、马路天、高波、孙大德四座烈士墓和杨子荣纪念馆。该纪念馆始建于1975年,并在2003年被列为重点建设项目进行改扩建,新馆建筑面积达到2760平方米,呈半地下建筑形式。纪念馆通过展示杨子荣烈士的遗物、文献、实物以及照片、题词、绘画等,全面展现了杨子荣的英雄壮举、传奇故事和英雄土地的沧桑巨变。
杨子荣,原名杨宗贵,1917年1月28日,出生在山东省牟平县(今烟台市牟平区)。1946年随部队进驻牡丹江剿匪,1947年2月23日牺牲,年仅31岁。在牡丹江短短一年时间里,杨子荣参加大小战斗上百次,立功无数。他的故事家喻户晓,为这片土地平添许多传奇色彩。杨子荣讲过:" 为人民的利益生死不怕,对敌人就一定会神通广大。"" 满肚子智慧,浑身是胆 " 的杨子荣多次只身赴险,杏树底村孤胆闯匪巢,不费一枪一弹,使土匪 400 人投降;亚布力活捉土匪许氏兄弟,歼敌 1000 余人;夹皮沟智取惯匪 " 坐山雕 " 张乐山 ……1947 年 2 月 23 日,在剿灭顽匪郑三炮的战斗中,杨子荣像往常一样冲锋在前,但这次却永远地倒在了茫茫雪原。
图为场实践队员参观留念(肖茹月摄)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踏上一场穿越时空的心灵之旅,逐一漫步于序厅的庄重、陈列厅的详实、英雄厅的震撼、多媒体演示厅的生动以及动感体验厅的沉浸之中。每一处展厅都如同历史的画卷,缓缓展开在同学们的眼前。通过精心布置的展览、生动详尽的讲解以及身临其境的体验,同学们对杨子荣这位英雄人物的事迹和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杨子荣穿越林海雪原的英勇身姿、剿灭土匪的果敢决断、保护人民的深情厚谊,无一不触动着同学们的心灵,让同学们深感共产党人的崇高风范。
图为场馆工作人员为同学们讲解(高乾程摄)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通过这次参观,团队成员们不仅共同追溯那段震撼人心的历史记忆,也深刻认识到将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意义。这次参观活动不仅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和思想的觉醒。团队成员们表示:要以杨子荣等革命先烈为榜样,勇于担当、奋发有为,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通讯员 高乾程)
图为纪念馆前合影(付贤优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