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溯古寻今·向淮而行: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前往小岗村缅怀红色历史

发布时间:2024-08-09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2024年7月29日,合肥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赓续文脉,向淮而行”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踏上了前往凤阳小岗村的旅程,旨在深入学习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探访当年农家茅草屋,并与大包干精神的代表人物严金昌老先生进行亲切交流。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践行,更是一次对红色历史的缅怀。
  图为团队成员于凤阳县小岗村合照  夏正钊 摄
  第一站来到小岗村村委会大院采访村委会副主任崔正学,采访中团队成员了解到小岗村能成为乡村典范的秘诀是坚持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现代农业,将过去大小不均、分布不均的土地平整化,将小田变大田,实现路路相通,从而实现农业方面的科技化、规范化。鼓励盼盼、匠心葡萄、北大荒等当地产业的发展,积极进行对旅游业、农业等产业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同时,在与崔主任的谈话中,团队成员还了解到县委工作人员几乎每日都进行直播带货活动,打开了小岗村蓝莓、葡萄、樱桃等农产品的销路。在他们身上,团队成员看到了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与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无私奉献精神,让团队成员对这片红色热土上的小岗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小岗村村委副主任崔正学  夏正钊 摄
  团队成员第二站来到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沈浩同志是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原第一书记,在任期间,他推动了小岗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修建了友谊大道,为村庄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还引入了工业企业,发展了现代农业和旅游业,推动了土地流转,这些措施帮助小岗村走出了传统农业的局限,走上了多元化发展的道路。进入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入门便见习近平主席的殷切期望:“把学习沈浩先进事迹与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做沈浩式好党员好干部。”团队成员也被沈浩同志的无私奉献、扎实务实、锐意创新的精神深深感动。他的一生,是对党忠诚、为民服务的生动写照。通过珍贵的文物和详实的史料,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沈浩同志在小岗村的伟大贡献,他的事迹激励着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中。
  图为团队成员于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前合照  夏正钊 摄
  第三站走进当年农家草屋,抬眼看到习主席曾评价:“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在这里,团队成员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波澜壮阔的改革年代。这里是中国农村改革的起点,是小岗村农民用红手印按下的勇气和智慧的象征。我们在这里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初期的艰辛与希望,更加坚定了继承和发扬以人民为中心、敢为人先、突破创新的小岗精神的决心。
  图为团队成员于当年农家前合照  夏正钊 摄
  第四站是与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老先生的交流。严老以耄耋之年,依然保持着对改革事业的热忱,他说当年敢于按红手印的原因很简单,就为了吃好饭,分享了大包干精神的核心要义——敢闯敢试、敢为人先。这不仅是小岗村改革成功的秘诀,也是当今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动力。严老的话语,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灵,激发了我们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贡献青春力量的热情。
  图为团队成员与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老先生合照  夏正钊 摄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红色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我们将把沈浩精神和小岗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其转化为推动社会实践和学术研究的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作者:贺语斐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深度对话文博专家:运河流古韵,淮安谱新章
  • 探访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追忆红色记忆,厚植红色基因
  • 溯古寻今·向淮而行: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探秘淮安漕运与府衙文化
  • 溯古寻今·向淮而行:鼓韵百年承传古风,非遗文化谱绘新篇
  • 溯古寻今·向淮而行: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前往小岗村缅怀红色历史
  • 穿越时空的对话:夏风轻拂楚韵悠长,千年楚都再现辉煌
  • 红船破浪启新程——合肥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三下乡团队赴寿县小甸镇共绘党旗下初心画卷
  • 赓续文化根脉,共绘时代新篇:合肥工业大学学子的界首艺术馆探索之旅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