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汪满田鱼灯从年俗灯到长明灯:众人接续点火

发布时间:2024-08-09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汪满田鱼灯从年俗灯到长明灯:众人接续点火
除了元宵节前后的短短四天,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汪满田村很少有外人光顾。如何让汪满田村的鱼灯文化走出深山,成为当地的一大难点,也成为了村民们普遍讨论的话题。
父子接力 点亮他乡灯火
在汪满田村的一条小巷里,一位精瘦的老人坐在门口,手执蒲扇享受凉风。他就是鱼灯非遗传承人汪成峰的父亲,汪笃胜。当谈及为什么做鱼灯的时候,汪笃胜笑得满脸褶子都起来了,“因为爱好啊。”交谈期间,汪笃胜走上楼,将自己的鱼灯拿出来,像小孩子炫耀玩具一样,拿着鱼灯晃了晃。他拿出的鱼灯不是完整的鱼灯,只是鱼灯骨架。“我糊纸,儿子在县城做好骨架带给我。”汪笃胜解释说。“我觉得我父亲勾画的层次比我更加有内涵,所以有时候我会拿回家让他帮我开墨。”汪成峰是一名机械师,平时在外地工作,想家时就做几盏鱼灯聊寄乡愁,也送给同事当礼物,同事们都很喜欢。这给汪成峰带来了启发,为什么不让鱼灯走出去呢?给村子带来额外收益?2018年汪成峰回到家乡县城工作,在工作之余便扎制鱼灯售卖,发现效果还不错,就在“咸鱼”上注册“峰之鱼”的账号,将鱼灯的售卖范围扩大化。
“我一开始是在咸鱼上卖,但去年基本都是朋友推荐的单子,像去年西安大唐芙蓉园的单子就特别多。”汪成峰提到这个很是开心。为了让更多的鱼灯走出汪满田,汪成峰还在抖音上开辟账号,用于记录汪满田鱼灯和分享制作鱼灯的日常,吸引更多人前来关注。
母子同心,开辟出通向山外的鱼灯之道。
“我母亲开直播卖香榧的钱几乎都用来支持我做鱼灯宣传了,像这两年我办的几家鱼灯馆,都是我母亲帮忙维持的。”汪春燕提起母亲,尤为感激。汪春燕今年30岁,她从小浸润在鱼灯文化里,擅长扎鱼灯,也热爱鱼灯文化。2022年,汪春燕在母亲的支持和陪同下,自费前往上海旅游博览会,将家乡这盏鱼灯带到了更大的舞台。母亲,是支持她的幕后人。汪春燕如是说。
汪春燕目前在屯溪居住的时间较长,每当寒暑假时,便是她最开心,也是最忙的时候。随着汪满田鱼灯的知名度逐步提高,各大高校、中小学研学的目光也投向了汪满田鱼灯。汪满田村位于歙县群山中,交通不便,很多中小学研学中的鱼灯体验就安排在了汪春燕在屯溪的鱼灯馆。每当汪春燕将指导小朋友制作鱼灯的照片放在社交平台时,总有朋友在评论区调侃:“又当‘导师’了!”。汪春燕十几岁就师从汪在郎、汪小渊等鱼灯非遗传承人学习扎鱼灯,嬉鱼灯。“我带着鱼灯去上海、去香港,教小朋友学做鱼灯,都是想让鱼灯被更多人知道,让这些人能够为鱼灯的传承都能尽一份力。”这是汪春燕自始至终的想法。
社会关注 传承鱼灯文化
“鱼灯的种类有很多,我比较喜欢汪满田这种。”拥有百万粉丝的非遗传承博主江寻千在2022年的一则视频中指出。这则鱼灯视频在各平台上收藏均过万。同年,汪满田鱼灯被列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师范大学一场千人鱼灯表演再次引起人们热议。
暑期,各大高校相继来到汪满田村,一探纯正的汪满田鱼灯。7月30日,黄山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古韵新风 传艺绘梦”暑期三下乡团队,来到汪满田村寻访鱼灯记忆,传播鱼灯文化。采访鱼灯非遗传承人、走访鱼灯场馆、亲身体验渔灯制作,调研队成员切实走进鱼灯文化。“我在黄山读书,我第一次知道鱼灯却是看了安师大运动会开幕式的鱼灯表演,这个挺让我汗颜的,这次来到汪满田村,我想利用自己所学的传媒知识让汪满田鱼灯被更多人知道!”黄山学院大二学生胡太红说。
汪春燕坚定地表示:“我将继续致力于传承和宣传汪满田鱼灯文化,让这盏鱼灯的光芒永不熄灭。”这也是很多热爱鱼灯文化的年轻人想要努力的方向。天黑了,汪满田村的路灯和村头的大鱼都亮起来了。它们都是鱼灯的形状。汪满田村,这里河灯鱼火,等着每一位来访者的到来。
 
作者:胡太红 来源:黄山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万寿村的蝶变 ——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模范村落
  • 关爱健康,从“齿”开始
  • 盐城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博爱青春实践团围绕“关爱牙齿健康 微笑连心筑爱”主题开展活动。
  • 08-10
  • 振兴“湘”村,“乡”约祁东:湖南工商大学星火下乡队深入祁东县探寻黄花菜产业数字化转型之旅
  • 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簪
  • 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簪
  •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引导青年师生扎根中国大地,投身乡村振兴主战场,深入新农村开展实践研学和服务”的重要指示精神,湖南工商大
  • 08-10
  • 产业深耕乡村沃土,科技绘就振兴新颜
  • 融法于心,普法躬行:乡村法治建设在行动
  • ”感应时代脉搏,领略发展成就“——智链药流创想队社会实践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