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学子三下乡:寻脉非遗,薪火相传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文化多样性中最富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最宝贵的共同财富,承载着人类的智慧、人类历史的文明与辉煌。为响应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召,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协团队于7月30日在苏州、盐城、无锡等地开展“寻脉非遗,薪火相传”社会实践活动。
团队成员纷纷前往当地的非遗传承点,与传统工艺师傅进行深交流,了解传统手工艺的源远流长和精湛技艺,参与了非遗项目相关的活动,体验亲自制作传统工艺品的乐趣与挑战,感受到了文化传承的魅力。在走访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也发现一些非遗项目面临着困境和挑战,传统手工艺的衰退让他们深感文化传承之路任重道远。他们表示将会积极参与非遗项目的宣传推广和保护传承工作,为传统文化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纷纷在各自家乡展开了非遗宣传活动。
通过这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通过实地走访和宣传,深入了解了非遗文化的价值与意义,不仅学到了知识,同时也感受到了文化传承的责任与使命。团队成员表示将会继续关注并参与到保护和传承非遗的行列中去,共同守护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通讯员:王志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