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香印染,一种源自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手工艺,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绚烂的色彩,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 7月11日,我院“食干助农,乡村产业兴”暑期社会实践团(后简称为“实践团”)踏上了前往贵州省麻江县龙山镇河坝村的旅程。此次活动旨在深入了解枫香印染这一布依族传统手工技艺,体验其独特魅力,并为该技艺的保护与传承贡献一份力量。 7月11日上午,实践团前往贵州省麻江县龙山镇河坝村参观麻江瑶之韵成秀文化有限公司。
在非遗传承人瑶族阿姨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们首先参观了枫香印染服饰。据介绍,枫香印染服装,以其古朴蓝白色调,精细寓意图案著称,每一针一线皆蕴含深厚文化底蕴,图案多取材自然,寓意吉祥,如凤凰、鱼等,展现民族风情。制作工艺独特,融合自然材料与现代审美,既传统又时尚,让人在穿着中感受自然与文化的和谐共生。
在观赏当地枫香印染荷包作品时,实践团惊喜地发现其中一荷包上绘制的花纹是南京农业大学的主楼。南农与麻江的深厚情感,被当地匠人巧妙融入作品之中。
接着,实践团成员们在指导下换上瑶族特色民族服装。在匠人的巧手下,蓝靛草、板蓝根、茜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植物,化作了服装上斑斓的色彩,熠熠生辉。
枫香印染之旅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参观体验活动,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洗礼和心灵触动。它让我们更加珍惜和尊重那些传承至今的非遗技艺和文化瑰宝。我们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枫香印染这一传统技艺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沟通传统与现代的桥梁。
——实践团成员 奚淼
下午,实践团成员走进乌羊麻景区,欣赏贵州山水的大好风光。在风力发电厂,实践团感受到自然力量与科技智慧的完美融合。
在麻江县谷硐镇大坪村的蔬菜种植基地,成员们参观了无土栽培草莓和南农园艺院教授于2020年研发引进麻江的新品种葡萄。
在当地举办的玉米品鉴大会上,实践团成员们和当地居民以及农科院工作人员一起参与品鉴不同种类玉米味道与口感的独特之处。
通过此次活动,实践团亲身体验了枫香印染这一非遗技艺的魅力,深入了解传统工艺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匠人精神。在蔬菜基地,实践团成员深刻体会到“科技助农”和“科技兴农”的理念,即优秀的科研成果必须深入田间地头,与实际相结合,应用于帮助劳动人民摆脱贫困、实现富裕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