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社会实践|走进藕荷之乡,体验村落魅力

发布时间:2024-08-01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7月11日,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食遇非遗,潮流新文化”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射阳湖镇团委书记杨华的带领下走进扬州市宝应县射阳湖镇进行参观学习,深入风车头村、油坊村等村落了解历史底蕴及文化内涵。
       首先,团队参观了湖畔荷风—荷藕展示馆,在讲解员谭德云的介绍下,团队成员详细了解了荷藕在宝应的产业地位以及文化价值。其中以闻名中外的全藕宴作为典型代表,全藕宴中的蜜饯捶藕、糯米烂藕等菜品还入选了《舌尖上的中国》这一栏目,让世界发现莲藕之美,让百姓爱上莲藕之味。接下来团队参观了藕粉的古法制作技艺,古法藕粉以其形如鹅毛、色如雪片而闻名,称其为“鹅毛雪片”,并光荣入选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再之后,团队观看了“荷藕之乡”——宝应的介绍视频,宝应县的莲藕产品出口量约占全国莲藕产品出口量的70%,并且了解到莲藕从本体到荷叶再到莲子均有着食用、药用功效,可谓是“一藕全是宝”。随后团队继续参观了宝应荷藕产业的发展状况,据杨书记介绍宝应荷藕产业已经具备了一产、二产、三产,有着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从荷藕生产到加工再到销售,有着“一条龙服务”。最后,团队参观了集团旗下的产品,包括即食卤藕、速冻藕盒、加工藕片等许多产品,可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接下来团队参观了革命老区——油坊村,抗日战争时期,苏中党政军领导机关曾设在油坊头,粟裕、陈丕显等老一辈革命家先后在这里战斗生活过。革命战争年代,油坊村的老百姓踊跃参加革命斗争,为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其中以“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吴运铎同志为代表的一批兵工,带着不怕苦、不怕死的奉献精神,打不垮、炸不烂的兵工精神,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把一切献给党的忠实诺言,这种精神感染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前进,不断为了建设更美好的中国而奋发!
 
 
       随后团队来到了荷园,探寻荷花之美,据荷园主任张娟介绍,宝应荷园的荷花品种丰富多样,在“百莲好荷园”中种植有九品香莲、齿叶睡莲、胎生睡莲、大王莲等,最为出名的是九品香莲,其花瓣圆宽,浑厚,分金、黄、红、紫等九大色系。九品香莲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拥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荷叶可做减肥茶,梗能做泡菜,花可直接食用或烹饪成菜肴和制作花茶,也可用于插花观赏;莲蓬还可提取胶原蛋白。放眼望去,大片大片的荷花竞相绽放,荷叶挨挨挤挤,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团队成员亲自乘船穿梭于荷花丛中,近距离观赏荷花并体验采摘过程。
 
       最后团队参观了荷园历史馆,古往今来众多历史人物在宝应层出不穷,其中以范仲淹为代表,他在射阳湖地区功勋卓著,亲自领导治水工程,修建了范公堤,有效抵御了海潮侵袭,保护了农田与盐场,为当地带来了繁荣。同时,他创作的《射阳湖》一诗,以湖光美景寄托了对民生的深切关怀。这些事迹与作品不仅丰富了射阳湖的文化底蕴,更彰显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高尚情操,成为后世敬仰的典范。
 
       通过本次宝应县射阳湖镇参观之行,实践团更加深入了解了拥有“荷藕之乡”美誉的宝应县及其当地非遗文化与特色美食,团队将学习当地巧妙利用自身文化底蕴和现有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经验,结合食品学科专业,用创新助力莲藕及其他产业大力发展!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烛梦园光”实践团赴重庆三汇口乡开启实地调研之旅
  • 安徽学子三下乡感悟:走入社区进家园,携手知识述温情
  • 甘谷双椒——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 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情
  • 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情
  •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南京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大梦想家暑期社会实践队于2024年7日29日来到
  • 08-02
  • 寻圣范蠡故里,传承范蠡文化
  • 寻圣范蠡故里,传承范蠡文化
  • 2024年7月上旬,南阳理工学院“三顾寻知”社会实践服务队来到了黄台岗镇三十里屯,又名范蠡村,开展了以“探寻四圣精神,发扬传统文化
  • 08-01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