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助残燃希望,共筑发展扬风尚
为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7月15日,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新干青春实践队”在新干县大洋洲镇首个消费爱心助残超市展开调研。

图为爱心助残超市
大洋洲镇爱心助残超市,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由新干县残联和新干县蚕蛹之光助残志愿者协会打造,倡导全民“公益·消费、助残创业”的运营理念,紧扣助残和创业两条主线,将公益和创业相结合,为残疾人就业创业提供了平台。
该店现目前有四名员工,分别是两位身体残疾人士,一位听障人士,一位志愿者,四人协助配合完成日常超市的运营。为帮助提升助残超市的服务质量,队员们深入到居民中开展了一系列调研。
实践队在大洋洲镇对居民有关爱心助残超市的看法和建议展开了调研,这次调研为助残超市提供了改进和努力的方向。

图为爱心助残超市内员工
一、社交媒体矩阵构建:拓宽助残超市的爱心传播渠道
在助残超市温馨启航之际,当地政府借助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宣传,吸引了居民的热情参与,当日消费额一举突破万元大关。随着时光流转,居民对助残超市的新鲜感逐渐褪色,超市的独特魅力与深远意义悄然隐匿于日常喧嚣之中。为此,亟需从社交媒体的新高度出发,重构宣传策略,让助残超市的温暖故事持续发光发热。
(一)强化线上宣传
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时下热门的社交媒体平台,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矩阵。助残超市通过精心策划,在媒体平台更新一系列展现他们超市日常运营活力、公益活动精彩瞬间及残疾人员工坚韧风采的优质内容,以情动人,以事感人,不断提升超市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众关注度。
(二)创新内容形式
采用短视频、图文故事、直播互动等多种创意形式,将助残超市的温暖故事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广大网友。借助精心剪辑的视频片段,展现超市内的工作场景与温馨瞬间,得到社会各界的共鸣与支持。
二、线下宣传网络铺设:深化社区渗透,点亮公益之光
除了线上宣传的火力全开,线下宣传网络的铺设同样不容忽视。为了将助残超市的爱心火种播撒至更广阔的角落,需要深入周边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关键区域,开展一系列富有成效的线下宣传活动。
社区联动,共筑爱心桥梁:在周边社区显著位置悬挂醒目横幅,张贴设计精美的宣传海报,让爱心助残超市的公益形象成为社区风景线的一部分。
精准定位,激发公益热情:针对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特定群体,开展制定化宣传活动。如,在学校举办“爱心传递”主题班会或讲座,邀请爱心助残超市员工作为嘉宾分享创业经历,共同为助残事业贡献力量。通过精准定位的宣传举措,进一步拓宽助残超市的社会支持网络。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居民
努力方向
瓜果蔬菜,质量卫士
超市的蔬菜、水果区无疑是顾客最青睐的购物区域。在对居民进行调研后,居民反映夏季天气炎热,超市存在菜品不能及时处理、从而质量达不到预期的情况。爱心助残超市要加强日常检查,及时检查蔬菜和水果是否存在腐烂、不新鲜等现象,保证瓜果蔬菜的质量。其次,可以通过优化存储条件,添加冷藏设施来保证东西的质量。
优惠升级,顾客回流
有居民提出超市的促销活动和优惠积分政策加强了消费者到爱心助残超市购物的意愿,消费者希望超市可以加强优惠力度,定期推出大力度的折扣活动,如限时抢购、买一赠一等,吸引顾客来购买。
声势浩大,名扬四海
在调研过程中,实践队了解到爱心助残超市的知名度并没有达到预期设想之高。除了政府的帮助、喇叭宣传,超市还可以在大洋洲镇居民中分发礼物以达到宣传的效果。并且推出每日优惠菜品,以提高知名度。
让爱无碍,传递温暖。设立助残爱心超市不仅仅是政府对于残疾人就业发展的政策扶持,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形式向残疾人传递社会对他们的人文关怀与尊重。要呼吁社会各界对残疾人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支持,提倡尊重、理解残疾人,消除对残疾人的偏见,弘扬中华民族扶弱助残的传统美德,不断提升残疾人士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共同携手营造更加和谐平等,尊重、关心残疾人的良好社会环境和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