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保护遗产 风华家园 ——走进无字史诗花山岩画

发布时间:2024-07-29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近年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不断推进,古老的文化遗产焕发蓬勃生机。2024年7月15日广西科技大学人文艺术与设计学院“保护遗产·风华家园”花山岩画调查宣传服务队,赴崇左市宁明县进行花山岩画实地调研,深入了解花山岩画的保护与宣传现状,思考在现行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框架与我国“国家+省+市+县”的四级保护体系下,如何坚持保护性利用的原则,采取科学合理的有效措施,创造性地将花山岩画历史文化资源内涵深入挖掘和进行有效转化。

一、岩画诉史诗 古村藏风华

7月16日调研队一行先后来到左江花山岩画游客中心、岩画风景区、花山岩画监测站等,通过实地查看、听取介绍等方式,详细了解宁明县花山岩画保护利用及监测工作情况。
为了更好的了解景区现状,调研队第一站来到岩画景区的游客管理中心。据游客管理中心的王经理描述,随着本地游、周边游、跨省游市场有序复苏,元旦、春节、“壮族三月三”和“五一”等节假日期间,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稳步提升,带动宁明文化旅游市场持续回暖。
随后,调研队乘船前往花山岩画景区进行实地调查,我们发现通过导游的专业介绍,仿佛看到了数千年前的骆越先民在这片土地上渔猎、战斗、祭祀和耕作的情景,使游客们能对花山岩画文化内涵有大致的了解,有效的提升了游客的观赏体验。“每一个图像的背后含义不同,我们可以根据图案推测当时的骆越王、祭司、首领、怀孕女性等等”导游向我们介绍到 

在花山岩画监测站,我们见到了文物管理所所长朱秋平所长,调研队队员向朱所长请教了关于花山岩画申遗的重要阶段,了解到当代学术界对花山岩画的研究起于1956年,刚开始只是关于岩画的报道,后来逐渐上升到学术领域,并在20世纪80年代和21世纪初形成两个研究高潮,这也是人们认识岩画和引起政府关注的重要原因。
紧接着我们走访花山岩画周边的古村落,处于明江半岛的宁明县耀达村,是前往观赏岩画的必经之地,也是唯一与岩画景观紧密衔接的自然村落。为了保护山体稳定和岩画景观,耀达村部分屯长久以来未修公路(桥),乘船出行。游客可乘坐游船到码头,穿越耀达村,在此体验古法熬制红糖的传统技艺、品鉴农家原生态美味、观赏明江两岸风光。

二、赓续文化脉 同筑乡村兴

这个短视频盛行的时代,调研队来到宁明县融媒体中心,了解花山岩画宣传视频制作的过程,以及这个古老的岩画是如何在新媒体技术下“活”起来。融媒体中心的李老师热情的向我们介绍融媒中心的日常工作和运营结构,并向我们展示公众号、抖音号和视频号的运作过程,并向我们展示有关宁明县名人介绍的视频。“我们称作他们为—花山之子,他们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将自己家乡的花山岩画向世界更大的舞台推广”,李老师向我们说到。在接下来的时间,李老师向我们展示融媒体中心拍摄制作的系列短视频,如世遗花山、花山音画、寻味花山,多方面展示了花山岩画的申遗之路、花山的音乐创作以及花山与当地非遗美食的融合创新,世界文化遗产花山岩画撬动一批文旅项目,文旅融合之路越走越坚实。

三、申遗二十载 扬帆再起航

调研队为了获取更加全面的资料,在接下来的行程中走访了宁明县文旅局、文化馆、档案馆和花山岩画管理中心等部门,在听取了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讲解后,充分的了解了宁明县在花山岩画景观保护以及开发利用工作中的思路和举措。
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刘继享老师向我们介绍,按照宁明县文化旅游发展战略的相关规划,把花山岩画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作为加快发展全域旅游、打造“花山之城”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重点建设花山温泉谷项目,打造温泉康养特色旅游产品,加快配套设施建设,立足民族文化特色,讲好花山故事,打造专业团队提升导游服务质量,用好现有旅游设施,不断丰富文旅业态。
以左江流域花山岩画为核心的花山活态文化,散发着浓烈的左江流域壮族文明韵味,花山岩画的保护利用必须要把活态文化至于其中,并加以挖掘、传承和保护。活态文化之“活”就在于传统文化中那些富含发展因子的文化事象被人们挖掘出来传承并发扬光大,使文化永葆生命的活力。通过向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了解到,把花山岩画和非遗文化相结合是宣传花山品牌的一大创新点。比如从花山岩画中得到灵感而创作的舞蹈《花山战鼓》,将骆越文化融入拳法之中形成的花山拳。在走访的过程中看到,在宁明县许多学校在体育课中引进了“花山拳”,让学生通过花山拳了解壮族骆越文化,使壮族的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这些作品都取材自活态文化,却又以另外一种崭新的形式反映民族生活,弘扬民族精神,实现花山文化的创新发展。

在深入宁明县进行实地考察的过程中,队员们深受触动,对花山岩画资料的搜集与研究让我们深刻领悟到申遗之路的曲折与不易,这一过程亦凸显了地方政府在岩画保护与文化传承中所付出的不懈努力与无私奉献。花山岩画的成功申遗推动了广西文化事业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一石激起千层浪,通过对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将带动起连锁产业的繁荣发展,实现文化资源向经济资源的转化。
 
作者:武梦君 来源:广西科技大学 人文艺术与设计学院
  • 共筑乡村振兴梦 关爱行动暖人心
  • 共筑乡村振兴梦 关爱行动暖人心
  •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向老人儿童、贫残人士传递温暖和陪伴,铭记革命历史、赓续红色血脉,7月27日,贵州大学马克
  • 07-30
  • 西昌学院开展禁毒防艾三下乡实践活动,为公众宣传禁毒防艾知识
  • 情系养老院 志愿暖老心
  • 情系养老院 志愿暖老心
  • 为了响应党和国家以及学院对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勇闯天涯”实践团成员于2024年7月10日——2024年7月15日来到了济南
  • 07-30
  • 【暑期社会实践】学院开展“千年运河绘新卷,百里画廊映古今”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 以书信传情,育民族团结之花
  • 以书信传情,育民族团结之花
  •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促进民族团结和交流的号召,7月25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民族团结实践团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交流活动,
  • 07-30
  • 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推普入蒙地·乌盟看振兴”暑期社会实践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