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合工大学子三下乡:探寻抗日旧址 赓续红色血脉

发布时间:2024-07-29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弘扬抗日精神,传承红色血脉。2024年7月11日至15日,全国高校2023-2024年“活力社团”、合肥工业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会“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暑期省级实践团队一行10余人,在指导老师檀江林的带领下,相继前往黄山区谭家桥镇军博园,内有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粟裕将军纪念馆、烈士陵园,进行走访调研,追寻革命先烈足迹,传承抗日精神,做新时代好青年。  
重温红色历史传承奋斗精神  
1934年7月初,红军态势日趋恶劣,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为掩护红军长征,决定以红7军团为主组建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遣向闽浙皖赣诸省发展游击战,寻淮洲任军团长、粟裕任参谋长。这支队伍肩负着党和人民赋予的重大历史使命,从江西瑞金出发,最后到达皖南,在黄山区谭家桥与敌人发生激烈的战争,战士们英勇抗敌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直至壮烈牺牲,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这一壮举,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影响,为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和中国革命胜利作出贡献。  
实践调研团队的第一站是黄山区谭家桥镇军博园。黄山军博园是为了纪念谭家桥战役而修建的,园内有几个纪念馆,还有军事体验区,展示了众谭家桥战役的文物,被列为安徽省红色教育基地。在指导老师的带领和讲解下,实践团队参观了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粟裕将军纪念馆和烈士陵园。  
实践团队在黄山军博园  
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内,抗日历史遗物陈列眼前,大量珍贵红军革命文物实物与图片,再现了率领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指战员们的战斗历程和峥嵘岁月。通过老师的讲解,大家回顾了抗战时期人们的生活。简陋破洞的衣物,粗糙磨脚草鞋,冰冷生锈的医疗用具,复杂精密的老式通讯工具,每一样,诉都说着谭家桥战役的艰辛。大家切身感受到了先辈抗战的艰辛与不怕困难的伟大抗战精神与爱国精神。
读将军事迹承清廉军心  
在场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大家来到了粟裕大将军的纪念馆。大家参观粟裕大将军的图片资料和革命历史遗物,拜读其抗战经历。通过工作人员的介绍,大家了解到,粟裕作为中国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为人清廉,三辞元帅,戎马一生。传承清廉基因,共叙军民鱼水情。大家将弘扬粟裕将军的大将风范,向优秀革命先辈学习。  
实践团队参关粟裕将军纪念馆  
悼累累英墓感烈士遗风  
穿过茂密的松树林,实践团队到达烈士陵园。粟裕将军墓位于黄山区谭家桥镇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历史瞻仰区内。墓地东向,砌有墓圈,墓前立有粟裕将军墓志铭碑,周围青松翠柏守护着墓地。1934年12月14日,方志敏率领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红十军团)曾在谭家桥与国民党追缴部队发生激战,先遣队将士伤亡近千人,担任先遣队参谋长的粟裕大将,多少年后仍久久难忘,并留下遗愿,逝世后,将部分骨灰洒在曾经战斗过的谭家桥,与死难的战友们长眠于此。1994年,粟裕将军墓被列为黄山区文物保护单位,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松柏茂密,英冢累累,大家神情凝重,英烈墙上的每一个名字背后都代表了一部可歌可泣的抗战历史。大家在粟裕大将军与众多有名烈士与无名烈士墓前吊唁,低头长哀,深感战争的残酷,叹先辈抗战的艰辛,惜今日之繁盛安康来之不易。青松英烈埋忠骨,后人哀悼念赤心。  
实践团队在粟裕将军墓前吊唁  
在本次实践中,团队师生学习了谭家桥战役相关历史,了解了粟裕将军等杰出先辈的革命事迹,感悟到了先辈抗战的艰辛与爱国情怀。此次活动不仅仅史一场红色文化调研之旅,更是一次革命精神的洗礼。实践团队在黄山军博园领略革命文化的同时,革命先烈的壮烈事迹,红色文化遗产带来的深刻震撼,使得团队师生更加坚定了传播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的初心和使命。(文/游静娴;图/彭叶)
作者:游静娴 来源:合肥工业大
  • 合工大学子三下乡:探寻抗日旧址 赓续红色血脉
  • 徐医学子“三下乡”|医学信息与工程学院开展“智慧助老 共筑未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 塔里木大学三下乡 基层干部扎根边疆 服务群众
  • 塔里木大学三下乡 宣扬红色精神 追溯红色记忆
  • 塔里木大学三下乡 探访老党员,追溯红色记忆
  • “寻古东方·晋航相约”中阳—北航非遗主题联展开幕式在阳坡村举行
  • 核桃花香落满衣,振乡助农得禄兴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