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风格多样,题材广泛,从日常生活到神话传说,都可以作为剪纸的素材,深受人们喜爱。为了更好地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乡,促进乡村非遗剪纸展的顺利举办,2024年7月16日,曲阜师范大学煌·筑梦乡村振兴促进队在曲阜师范大学JD101开展剪纸培训活动,传承并弘扬剪纸文化。
图为老师指导实践队员学习剪纸 通讯员 崔震奇 供图 “传统剪纸多以红色为主,象征着喜庆与吉祥。剪纸的技法主要包括阳刻、阴刻、阴阳结合等,通过线条的疏密、曲直、粗细变化,营造出丰富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使作品更加生动传神。”介绍完剪纸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寓意后,曲阜师范大学宋莹老师为队员们现场示范教学,并鼓励队员们发挥想象力,剪出多彩各样的剪纸作品。宋莹老师告诉队员们,剪纸不仅需要耐心与细心,更需要有着对美的敏锐感知和创造力。剪纸技法不同,作品也各异。此外,剪纸神似重于形似,寥寥数剪也能传达出丰富的意象和情感。
图为实践队员学习剪纸画面 通讯员 崔震奇 供图 在拿到红纸、刻刀和固蜡垫板等剪纸材料后,实践队员们以“我爱中国”为主题开始创作。从一开始的交流喧闹,渐渐地教室中只剩刻刀落在垫板上细微的声音。一剪一刻注真心,一刀一划现国盛,队员们全心沉浸在剪纸世界。刻刀翩飞、手稳心细,在宋莹老师的耐心引导下,实践队员们通过研究范例、仔细观察纸张纹理以及提前在心中勾勒图案轮廓,很快就抓住了要领,不时蜡版上的剪纸作品已初具雏形。掌握剪纸技巧后,实践队员们渐入佳境,更加专注地投入剪纸中。“刀走腾龙刻祥瑞,剪纸上的腾龙寓意着当今兴盛富强的中国,希望祖国越来越繁荣昌盛!”在展示剪纸成品时,实践队员李雨晴感概万分。
剪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创造力的集中体现。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宝贵的文化财富。当今青年要通过传承和弘扬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优秀文化着手激发乡村振兴的蓬勃活力。凝聚青春力量,讲好剪纸故事,曲阜师范大学煌·筑梦乡村振兴促进队携手并进,以文促兴,砥砺前行。 (通讯员:王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