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玉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巧手编织非遗梦,电商带货助振兴

发布时间:2024-07-26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7月14日至24日,玉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青春筑梦心向党,电商赋能促振兴”助农直播实践团组织大学生志愿者赴博白县水鸣镇白面麓生态园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期间了解、学习竹编的发展进程、制作过程及销售渠道,传承非遗竹编、传播非遗文化。
近距离看竹编发展,感受非遗文化
实践团跟随当地村民来到水鸣镇竹编厂了解竹编的相关历史。据介绍,早在宋朝时,博白县水鸣镇当地就已有编织竹篓、米筛、簸箕等器具的习惯。编织几乎是人人掌握的一门手艺。人们从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经验,依靠口授手传的技巧,世代传承着这门古老的手艺。如今,博白是广西重要的竹编生产出口基地,被誉为“中国编织工艺之都”。

实践团参观博白水鸣竹编厂
竹影摇曳,芒草青青。博白县气候温暖湿热,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适宜竹子生长,竹编织品也应运而生。博白县水鸣镇的竹编厂主要生产竹编灯具,通常用于文化长廊的装饰,房屋的照明等,一根根平平无奇的竹子在博白村民的手中幻化出各式各样的手工艺品。据了解,这些竹编灯具不仅在国内销售,而且还销往国外,而早在过去,这些编织用品就已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
实地现学手艺,助力芒编文化传承
实践团跟随当地农户冯姐的脚步走进博白县水鸣镇白面麓生态园。随着冯姐选竹、去皮、破篾、起底、织笼,然后收口,一个个竹篮也编织成形。观看片刻后,实践团成员也忍不住积极加入其中,动手编织起来。“我们制作芒编选择的竹子很关键。做竹编的竹子,一般挑选竹节较长,坚硬且有韧性,竹龄在2至3年的竹子。”冯姐一边编织一边用她多年的选竹经验告诉实践团该如何选竹。她说,看准、选好竹子后手起刀落间竹子就砍好了,而后就是去竹叶、分竹段,分竹段时还会用到木锯,使切口平整。
“破篾的过程也不容小觑,这是一份十分精细的活儿,十分考验技艺,一丝一毫都差不得。”冯姐兴致勃勃地向实践团介绍道。只见她一手握住刀具,一手转动竹节,起篾分层,她的手似有魔力般,篾片均分为薄厚、粗细均匀的一片片。冯姐说,剖好的篾片放到太阳底下晾晒,使其水分减少,变得更有韧性。起底的过程,首先要按照设计图样先编织出底部的框架,经过精细的测量后再开始编织,这一过程主要是为了确保底部的平整和稳固。在编制主体的过程中,一压一挑间竹编织品便在冯姐的手中完成。在主体部分完成后,还要对它的边缘进行修饰、编织,美化边缘。这一步步都需要极致的耐心和手艺,以确保每层之间紧密相连,没有缝隙或错位。在经过修整与打磨后,进行过胶使其不易发霉、破裂,把胶晾干后即可使用。

实践团与冯姐学习竹编知识
“这次来到博白,通过看、听、编等对芒竹编制作的学习,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芒竹编文化的精妙,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以独特的方式参与到博白这种文化的传承中来!”实践团成员何宝期、覃一珍在听了冯姐对竹编的介绍并跟着冯姐学习编织后表示。

实践团在直播室进行带货试播
电商带货助农,传手艺促发展
实践团在当地直播间进行带货试播,两两一组进行讲解带货,主要利用电商带货的途径,帮助博白竹编工艺品走向大众视野,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对竹编织品进行销售。“本次实践团的到来,主要是让大家近距离看看博白当地芒竹编的发展,充分感受博白非遗文化,进而选择适当的方式来推动芒竹编文化的发展、传承。”同时也希望,博白非遗竹编可以通过电商带货面向大众,以此吸引更多的人传承非遗竹编,弘扬非遗文化,实现电商带货助农推动乡村振兴迈大步!

实践团成员在电商直播基地的合影
 
作者:祁海莲 吴纯菊 颜淑琴 来源:玉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 革命历史忆峥嵘,红色货币铭功勋
  • 我院校史调研团开展“校史溯源初心使命,校魂铸就未来篇章”社会实践活动
  • 传承无私奉献精神,彰显物资保障使命
  • 生命科学学院“红色微光”爱国主义教育理论宣讲团赴多地开展研学活动
  • 弘扬剪纸文化,传承民间艺术
  • 弘扬剪纸文化,传承民间艺术
  • 在中国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宝库中,剪纸以其独特的魅力历久弥新,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剪纸风格多样,题材广泛,从日常生活到
  • 07-26
  • 盐师学子走进社区,奉献青春力量
  • 暑期实践:神农架两爬调查进行时
  • 暑期实践:神农架两爬调查进行时
  • 7月24日,华中农业大学赴湖北神农架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李翔副教授指导下前往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开启神农架林区两栖爬行类动物专项调查
  • 07-26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